“全国人民上‘协和’”,这是昨日新华社一条新闻的标题。虽说夸张,却是人们争相到北京大医院求医的真实写照。事实上,这种现象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目前看来还有继续发展之势。 要说公众不知道在北京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恐怕不符合事实。有的求医者连挂个号都要等上
20多天,他怎能不感到“难”呢?如果不是看病,他早就打道回府了;至于看病贵,也不用拿出详细数字来和外地医院比较,仅仅一个14元的专家号能被卖到400元,足可以让他们领教“贵”的滋味。其实,在北京看病,他们早就有了吃大苦、花大钱的思想准备。 有人说,按中国一般的国民健康状态,到北京大医院就诊的外地人中,只有不足20%真正有此必要。
崇拜北京的大医院,实在怪不得老百姓,把生命和金钱相比较,谁都知道该珍惜哪一个。要想打消外地求医者的这种大医院崇拜,惟一的办法就是让所有外地人都能认识到,在本地就可以治好病,不需要到北京的大医院。如果连20%的“必须进京求医者”都没有了,80%也自然会消失。
可是,做到这一步,谈何容易?缺乏全科医生还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长期以来医疗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衡,以及对基层医疗机构监管不力,导致公众对这些机构的不信任。
据卫生部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的30%又集中在大医院。
更需要关注的,是一些大医院在“看病难且贵”中扮演的角色。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大医院根本不设门诊,只有转诊———社区全科医生会及时发现需要转诊去大医院的病人;在美国,全国80%以上的病床分布在5000多家社区医院,大型医院接诊的原则是急诊抢救和需手术者,平均住院天数不超过6天,出院后康复护理将分流到社区医院。但是,在利益追求面前,我们的一些大医院愿意把普通病人分流到一般医院吗?从对“号贩子”的半推半就、治疗前医学检查的泛滥,到药品价格的居高不下,某些大医院为看病难、看病贵,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公共服务机构偏向“市场化”、忽视公益性质的理念错位,是百姓对医疗最不满意的地方。这些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在奔向大医院的路上,永远都会走着一批批本来不需前往的人。《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