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传统优势的“济南制造”,如何在推进省会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工业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作为一项战略课题,济南市政府为此组织编发了“济南新型工业强市战略”。
“济南制造”还有优势
作为经济大省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科技的中心,济南在加快新型工业
化进程中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济南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地区南翼、沿黄经济开发带下游,连通京津、沪宁两大都市圈,处于承东启西、连结南北的优越区位。
济南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已形成融铁路、公路、航空为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形成以济南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半日经济圈和一日经济圈。济南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集中,科技人才和教育资源雄厚,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和人才智力优势明显。济南工业完全有条件发展得更快更好。
“济南制造”思想明确
按照“发挥省城优势,发展省会经济”的总体思路,济南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经济长期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新型工业强市道路;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加快培植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施四大带动战略,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确立四大任务目标
济南市将通过5年的不懈努力,在2010年实现四大任务目标。
调整优化工业布局。依据城市空间战略和生产力布局,按照集聚产业群体、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发展成本的原则,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12个工业园区和济钢、重汽、浪潮、力诺、齐鲁软件等十大产业园,统筹工业布局,有序引导中心城区传统制造业转移。支持县域工业壮大经济实力,达到3000亿元以上规模,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04年的36%提高到50%以上。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协调互动、整体推进的工业发展格局。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加快国企改革重组,使非公有制比重达到65%,实现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增强工业发展活力。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重化工业层次,推进消费产品升级,轻重工业比例调整为35:65,实现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调整优化技术结构。加快自主创新,搞好引进转化,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值比重突破40%,显著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增长方式转变。以节能降耗为重点,以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持续改善为目标,把推进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环境保护、制度创新紧密结合,加大规划政策引导力度,大力发展环保节能产品,提高中水利用水平,促进资源依赖性行业挖潜改造、节能降耗和环境治理。全市万元GDP能耗达到0.9吨标准煤以下,城区万元GDP取水量达到14立方米以下,推动工业生产逐步纳入循环经济的轨道。
实施“6511”工程。坚持多措并举,扩大工业产能、提升工业综合实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000亿元,净增4000亿元,年均递增24%;销售收入过亿元工业企业500家,净增220家;省级以上名牌和著名商标100个,净增50个;省级以上技术中心100家,净增65家。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取得新进展,在创建世界知名品牌上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