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在比赛中
赛前赛后,两次采访张宁,两次听到他对首场比赛的看法,颇有呼应之处。比如:赛前他说,
最担心的是队员心理压力大、放不开,赛后他说,心理紧张加剧了体能消耗而导致大面积抽筋。赛前他说,国少队的体能绝对不会输给对手,赛后他说,对后面的比赛非常有信心。张宁不拽,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你问他就说。尽管他的说法是否真的准确,尚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但是综观首场比赛的进程,结论只能是:张宁完全实现了自己的作战部署,有应变,有调整,最后拿到一分,张宁在技术上是成功的。
90分钟站如松
特鲁西略球场是个带跑道的综合体育场,比较奇怪的是,替补席隔着跑道远远地设在看台下面,而主教练的指挥只能在场边进行,所以从开球的第一分钟起,张宁就在场边练起了站功。整整90分钟,除了偶尔做做手势,多数时候他就那么纹丝不动地站着,只是当自己的队员冲过来时,张宁才会大声地喊上几句。
王刚突破有一套
在赛前,队里的工作人员拿着数码相机在场边拍照留念,张宁也照了一张。远隔千山万水出征南美,他需要给自己留下一个念性。从赛谬对队员的训话中,可以看得出他的心态。张宁多次跟弟子们强调:你们的生辰八字不好,比赶上08战略的师兄们正好晚两岁,如果打不出成绩,队伍就将解散……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逆定理也成立。所以这位在中国足坛鲜为人知的山东汉子证明自己的唯一舞台就只有一个世少赛,而世少赛最重要的是第一场,第一场最关键的是上半时,张宁铁心一赌!
不能说这批队员训练无素,看看他们的战术角球,来得多么默契,又多么坚决?可惜最后的传中一脚实在有失水准。张宁就是故意让对手以为我们只会战术角球后,突然改成直发,于是他在场边肆无忌惮地大声指挥,反正对手也听不懂。中路接应的杨旭在门前有着鹤立鸡群的身高,古今今有着瞬间爆发的速度,一高一快的组合,就是张宁的赌本,尽管古今今的防守比较差,但是如果不能在刚开场、趁着他体能好的时候拿下对手,更待何时?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中场休息时,一个低级失误差点儿葬送掉开局的形势令张宁审时度势做出了调整,他大声对助理教练李凤武喊道:换人换人!后者带着一群替补队员在球门后热身之际,张宁从休息室里走出来,再次来到了于大宝跟前,面授机宜。可以想见,当全取三分已经变成了奢望之际,张宁理智地选择了退而求其次,保住一分,也是个可以接受的结果。从这一点来看,他的目的达到了。
60分钟坐如钟
从比赛结束,到第二场秘加之战开始,中间有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组委会没有安排新闻发布会(!)张宁与领队郭辉、足协副主席杨一民一起坐在休息室里开会,甚至在队员们走完混合采访区、李林峰尿检结束、大巴车驶离球场之后,他们也没有出来。
如果不是为了上看台观摩本小组另外两个对手的对阵,真不知道他们这个总结会要开到什么时候。
该总结的东西很多,比如在赛前我军上上下下都沉浸在气候不错温度不错湿度也不错的大好形势中时,对手已经悄悄准备齐了手套。比如我们大举压上、猛烈进攻的同时,对手已经布置好了快速反击。然而,最根本的问题是,拿到小组第二,需要几分,是拼命全取7分的孤注一掷,还是第二场求和、最后一场争胜的稳妥起见?这应该是张宁作为一个主帅最需要考虑的。至于队员的心态、传染性抽筋等等,纲举目张,自可迎刃而解。
杨、郭、张三巨头在会议室里究竟如何总结的,外面看不到,也想象不出。但同时每一个队员都在进行着自我反省的总结,或者说,即使他本来没有想总结,但是在记者的逼问下也不得不思索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向在体能方面见长的队员、甚至守门员都在场上抽起了筋,而且总人数几乎过半?其实,天气冷是一个主要原因,拼得过猛也难辞其咎。国少队所得三黄一红中,倒没有冤枉的,全都是硬碰硬的冲撞犯规。张宁多次向队员灌输的“你们只有力拼对手一条路”的观念在首场比赛中初见成效。其结果必然是,该拼的拼不该拼的也拼了,该累的累不该累的也累了。在中场附近、后防队友并未失位的前提下,向对手做出大飞铲级的杀伤动作,仅仅能用队员年轻、战术素养尚未修炼到家来解释吗?潜意识里,他们有没有“向主教练表红心”的念头呢?
张宁说,队员们都是第一次参加这个级别的世界大赛,他们的心理比较紧张。其实作为主帅,他也是。
180分钟卧如弓
最后两场比赛,国少队能走多远,取决于场上队员的心态,更取决于主帅的思路。如果张宁真的能够就此在场边睡上两觉,可能国少队反而轻装上阵,打出奇迹来了。当然,所谓睡觉只是一个姿态,而从主帅这个姿态上带给队员怎样的信号?才是最关键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作为掌握三军的主帅,现在是张宁展示他雄才大略的时候了。
(搜狐体育方肇/文并摄 发自特鲁西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