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新学期开始了,趁着学期初学业进度不紧,很多中小学生开始抢购辅导书,希望通过多作题“赢在起跑线上”。连日来在岛城各大书店看到,前来“网罗”教辅书的学生和家长络绎不绝,到底怎样对待手中的教辅书,才能真正做到书尽其用呢?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这确实是个难题。
家长:买教辅也是“投资”
每到开学前后几个周,书城教辅材料的柜台附近总是人头攒动,是整个书城人群最密集的地方。小学、初中、高中专柜平分秋色,都有大批追捧的学生和家长。“状元秘籍”、“状元错题集”成了众多学生和家长争购的对象。在高中教辅柜台,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在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共有33位学生、家长前来挑书,而且几乎每一个选书者,都怀抱着六七本已经选好准备购买的辅导资料。在一个《高考状元错题集》系列中,每个学科的8开书本都有200页左右,其中生物学科只剩了最后一本。
初三学生小刘,在短短半小时中,已经挑选了10本辅导书,其中英语书就有3本。小刘的妈妈并不心疼这点花费,她说这些钱同学费一样,是必须要投的资,投资就意味着有风险,可能有回报,也可能打了水漂。
学生:教辅少了有顾虑
为了给儿子找书,王女士和丈夫在专柜前就“开火”了。王女士说,忙着在家复习功课的儿子写下了两本教辅的名字,要她和丈夫代买,转了两圈没找到,丈夫已经不耐烦了。王女士说,难得儿子有心上进,家长怎么能让这点小困难为难住?
“为什么非这两本书不买呢?”记者很不解。王女士说,这是儿子的朋友正在用的两本书,是家教老师推荐的,里面的习题含量很大,对巩固基础很有帮助。“可是每个孩子的成绩和水平不一样,需要的书也不一样呀。有的要拔高,有的需要巩固基础,为什么非要买别人学的书呢?”面对记者的疑问,王女士回答说:“别人学的书咱也要看,万一里面有什么习题别人见过了,咱没见过,不就比人家落后了?多多益善吧!”王女士担忧地说,现在的孩子买教辅也“攀伴儿”,就怕比别人少接触了题型。不仅孩子攀伴儿,家长也在暗中较劲,一个家长说给孩子买了什么教辅资料,随后往往会有一批家长跟着去买。虽然自己也知道很多材料买回来后就成了“废纸”,可是毕竟资料在手心里不慌。
老师:不少学生做无用功
“先买了再说,全做完了不太现实。”记者在书城采访了数名疯狂采购的学生,他们其中近八成的学生坦言,由于精力有限,教辅书中的题目不可能全部完成。买了10本书的小刘说,能看七成就不错了。学生买回的大批教辅材料到底怎样做才能真正发挥它们的效力呢?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这确实是个难题。
“题海战术?现在还有啊,但是主体早已换位了,泡在‘题海'里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对于选择教辅的问题,平度一中的老师这样回答。每年高三新学期开始后,平度一中的选资料老师就会购买大批来自高考前沿的高考资料和套题,回来后按学科分给老师做,每个老师做完一本资料、一套试题,就要从中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题目,然后整合成一套卷子或复习资料,成千上万套卷子和资料发到学生手中已变成了薄薄的一小摞。
“教辅材料繁多,重复考察的题目也很多,如果要学生自己一道道去解答,耗费的精力太大,还不能突出重点。”平度一中的老师说,以学生个人的精力,要想做到“全”,是很困难的事情,而且“全”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同样一个知识点,可能在每一本辅导材料和每一套卷子上都能遇到,如果全做一遍重复性浪费的时间太多,因此学生对待手中各种各样的“秘籍”、“宝典”,最有效的办法是“选”题来做。(记者冷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