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革”时期的下乡青年 |
   阶段性地离开城市的青年越来越多,他们自觉自愿地上山下乡,成为现代城市青年中的别样生活方式。    老知青为儿子选路
   毕业于北京一所艺术院校的方刚,参加了团中央的“西部计划”活动,来到离家数千公里外的云南省江川县开始为期一年的支边生活。
   是父母最终帮他做了这个决定。方刚的父母曾在年轻时到农村插队,自我感觉受益终生,所以很想让方刚也到基层去锻炼。
   刚到农村,方刚看到村民住在石泥堆起来的简陋房子里,很脏。他和村民一起去扒毛豆,地里土壤很潮湿,无从下手,他乱扒一气,本以为很简单的体力活,却弄得全身是汗和泥。
   回北京后的方刚,顺利找到了工作,并很快能独挡一面。他说,是云南支边改变了自己,那时,很多工作从没接触过,但都一咬牙冲了上去。为此,他感谢父母这对老知青给自己做出的选择。
   “新知青”何去何从
   时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知青”,他们间断性的“上山下乡”,成为一种自主选择的生活方式。
   复旦大学城市社会学专家于海认为,像方刚这样在城市工作的人来说,离开城市的初衷多是由于不满或厌倦城市生活。拥挤喧闹的城市里,到处是各种各样的污染,到处塞满了房子,到处是恶俗的商业广告。许多城市人纷纷搬离胡同和里弄,进入高大气派的水泥盒子,没有了要好的邻居,没有了交往,人的社会性逐渐萎缩。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人开始怀旧,其极端的表现是对都市文明带来的一切效率、方便但却失去自然和亲切的进步反感,甚至要逃离。有钱的成功人士可以在郊区买一幢别墅,过一过“伪田园的生活”。没钱的年轻人,则选择去真正的乡村,这也许是对过度城市厌倦症的一种治疗。
   于海认为,绝大多数人会从这段农村经历中获得人生感悟,为自己的性格增加多维积极的质素。因为他们去的地方都比自己生活的城市要条件艰苦,这种处境下会激发人原始的生命能力。但是不能否认,绝大多数人会从农村回来,并且在城市发展。
   虽然他们在农村获得的品格和智慧有助于自己的城市生涯,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难免经常迷茫,因为仍然要生活在凡人世界里,要处理城市环境中的各种新老问题。农村体验毕竟是短暂、它很难对人一生的问题都有现成答案。孙冉
   相关链接
   “上山下乡”新旧对比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1955年的青年志愿垦荒队,到1981年10月17日,上山下乡政策调整,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基本结束。
   经历过“文革”,常年研究“文革”问题的胡守钧(复旦大学传统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将“文革”时期的上山下乡与现在的“返乡潮”做了一个比较,他认为:两者虽然从形式上很类似,也确实具有一定的相同性,如都是从发达地区到不发达地区,去的青年也或多或少地具有想使国家富强的理想,但是总的背景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从宏观上来看,过去的“上山下乡”运动是处于政治原因而强制推行的,那时的中国经济濒于崩溃,城里无法负担这些劳动力人口,而且“文革”发动后,青年的热情被鼓动起来了,出现了无法安置的问题。
   现在的“上山下乡”,是一种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产物,重要的是,它不是强迫的,是自觉自愿的行为。
   从微观上来看,过去的“上山下乡”运动不排除城市青年为农民普及文化,做很多工作,并和农民的结合产生人才的事实。但这些人带给农民的负担远远大于正面的影响。
   而现在的“上山下乡”负面影响则很小,他们带来的先进地区的技术和观念正一点点地影响着当地。
   国外的“上山下乡”
   苏联1954年大规模垦荒运动中,以城市青年为垦荒主体,两年里一共动员了27万城市青年移民垦荒。此举既解决了粮食短缺,又解决了城市青年就业问题。
   美国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新政也推行过“上山下乡”政策。当时,美国国会通过的民间资源保护队计划,专门吸收年龄在18—25岁、身强力壮、失业率偏高的年轻人,从事植树护林、防止水患、水土保持等工作。到美国参战前,先后有200多万青年在这个机构中工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