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衡阳籍博士生孟懿生前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孟懿生前在上海的留影(图片由孟懿家属提供)
孟懿父母:我们为什么要公开遗书
希望孩子能珍爱生命和学会感恩
本报记者 林蔚
在孟懿的遗言中,他要求低调尽快地处理。但孟范武却在巨大的悲痛中决定公开遗书,他说:“希望以警后人”。
孟范武说自己想了很多,“我以前也在报纸上看到一些大学生自杀的消息,那时候我很不理解,那些孩子为什么要走这条路,难道学校就没有一点看出他们的动向,采取措施?通过我儿子的这件事情,学校应该对学生生命的保护引起重视。7个小时,在事先发现遗书的情况下,都没有采取应有的措施,那么对一些平时流露出自杀情绪的人,就更不可能有好的帮助了。所以,我想,对这些现象,高校一定要引起重视。以后不要再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孟范武说自己也在反思,在此前,他们都没有发现孟懿有任何痛苦和异样。“虽然我一直以为自己没给孩子压力,也喜欢跟孩子交流,但事实上,可能孩子还是压力很大,我们的交流也很不够。孩子对父母总是报喜不报忧的,我的孩子走这条路,他一定有他的压力和痛苦,只是没有跟我们说起过。我到现在还不明白啊,他为什么要走这条路?为什么?!”
孟范武在收到孩子的遗书后,含泪给孟懿写了一封信。“孩子啊,如今你不负责任地走了,你给家人带来了极度伤心和痛苦,今后你的老爸老妈将要在痛苦和悲伤中惨度余生了!孩子啊,你愧对含辛茹苦养育了你26年的老爸老妈和培养教育你的老师,孩子你不该啊!你死得太不值啊!”
孟懿走了,虽然他看似完美的生活背后,一定有不为人知的深刻痛苦,但是选择了一条“最少痛苦的路”的孟懿,却把痛苦转嫁给了年迈的父母。“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里,学校不仅是要教会孩子知识,也要教会孩子懂得生命的意义;不仅要教会孩子怎样做人,还要教会孩子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国家的培养。不要轻易地走这条路,否则他对不起国家,也对不起父母。”这是孟范武忍痛公开遗书的另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