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东京9月13日电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不久前发表的有关其成员国贫困状况的比较调查报告显示,日本在发达国家中的“贫困率”排名高居第三,为15.3%,与10年前相比,“贫困率”上升了近一倍。
这份报告把收入不足平均国民收入一半的人视为“贫困者”;把“贫困者”占国民人数的比例作为这个国家的
“贫困率”。
日本《东京新闻》日前就此指出,日本的“1亿总中流”的神话已经破灭,社会贫富差距在日益拉大。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橘木俊诏说:“贫富差别正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在扩大。这种现状不能不令人担忧。这表明,当年那种让绝大多数日本人都成为中产阶级的所谓‘1亿总中流’的神话,已经破灭。”而在“贫困率”上升的背后,是大多数日本人包括所谓“中流家庭”的实际生活水平的下降。
日本经济评论家荻原博子指出:“如今能够享受到所谓景气上升恩惠的,只有大企业和高收入者,一般的工薪阶层不仅工资没有涨,而且税金和社会保险金负担还加重了。被各公司优化组合所淘汰的那些50岁出头的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寻找条件恶劣的‘非正式员工’的工作。这种社会体制只能带来富者越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的恶果。”
橘木教授认为,非正式员工的增加正是导致日本“贫困率”上升的一大因素,因为这些员工享受不到各种社会福利待遇。橘木指出:“企业通过雇用非正式员工,节省了社会保险费,削减了劳动成本。如今,这类拿着低工资又无福利待遇的非正式员工人数,已达到日本就业者总数的三分之一。这是造成日本贫困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