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这些“973”首席科学家,记者遇到的相同问题,都是“约时间难”。拿唐启升教授来说,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海洋资源生态学家的日程表安排得满满的,出差、开会、指导研究生做实验……最后,只能“见缝插针”寻到一个面对面的机会。科研与大海结缘,科研因创新快乐。一身儒雅之气的唐院士扶了
扶眼镜,向记者道出他不变的“耕海情结”。 记者:“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项目是在什么背景下立项的?
唐启升: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开发“蓝色国土”、拓展生存发展空间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我国沿海地区以13%的陆地国土面积承载了40%多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而海洋特别是近海生态系统,已成为国家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地带。众所周知,当前国家耕地减少和人口增加的矛盾变得突出,而海洋是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最大疆域,是我国未来食物安全的重要保障基础。为此,深入研究近海生态系统,是保证海洋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我们承担的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1999年10月批准立项的。
记者:这么说,近海生态系统和海洋资源调查研究是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
唐启升:的确是。从生态学和海洋学角度对近海生态系统开展深入、全面研究,对于我国近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意义在于,了解和认识我国近海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受控机制,就可能获得更多更好的海洋动物蛋白食品。五年来,课题组的科研人员针对“全球可持续性”的需求目标,将东海、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关键过程和生物资源补充机制等作为主要研究目标,深入探讨了影响我国海洋可再生资源持续利用的机制与过程,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在全球变化科学框架下开展陆架边缘海可持续生态系统基础研究的科学思路,得到国际科学界的认可,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记者:具体地说,你们是如何开展研究的,有什么创新点?
唐启升:我们把东、黄海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重点研究高生产力区的动力学过程和资源补充机制。以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相互作用和耦合研究为核心,针对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确认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关键过程,并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研究实施中,选择关键种构成的食物链为研究主线,各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课题围绕这一研究主线选择相应的研究区域和研究对象,并从关键种、重要种类和生物群落三个层面上开展研究,使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和资源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目标集中、步调一致,同时,对应关键问题开展共性问题的研究,如人类活动对东、黄海生态系统及其资源环境的影响,形成“点”与“面”结合的研究格局,使整个项目能够紧紧贴近国家重大需求,为解决制约我国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记者:据我所知,目前项目已经结题,而且整个海洋科学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是这样吗?
唐启升:概括地说有这么几点:一是为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发展和技术措施制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我们提出的“蓝色海洋食物开发利用”主体思想和“实施养护海洋生物资源及其环境、拓展海洋生物资源利用领域和发展海洋高技术”的发展建议,将在最近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中有实质性的体现。二是推动了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在中国的发展,取得两项重要成果:初步建
立了具有显著陆架特色的我国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理论体系,在世界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中占据一席之地。
个人简介:唐启升,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农业部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1961年毕业于黄海水产学院,长期从事海洋渔业生态学、资源增值与管理和远洋渔业研究,开拓了中国大海洋生态系和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在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被评为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本报记者张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