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月21日汇率改革前,持续增长的外汇储备已超过7100亿美元。在回答此次汇率改革能否改变中国过高的外汇储备增长问题时,9日在加拿大出席会议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并未直接做出“是”或“不是”判断回答,但他从经常项目收支和储蓄率两方面分析了外汇储备增长的问题。
一些业内人士
认为,周小川这一富含“政策深意”的分析,意味着外汇储备增长变化并不仅仅取决于汇率改革。
周小川称,分析外汇储备增长问题可以有两个角度。一种从经常项目收支不平衡出发,由于存在顺差,从而会积累大量外汇储备。从这个角度看,外汇储备与汇率是相关的。另一种分析角度是从储蓄率出发,如果储蓄率较高,随着国内投资的边际收益率的降低,储蓄资金会倾向于投资到国外,寻找回报更好的机会。中国经济中还存在外商直接投资的挤出效应。中国过去一直实行出口强制结售汇,出口企业自留外汇较少,使得更多的资金以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形式表现出来。汇率机制改革后,中央银行会减少在市场上的购汇,外汇资金将更多留在企业手中,民间也就会以美元、欧元、日元等对外投资。在高储蓄率的情况下,官方对外投资与民间对外投资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不仅仅取决于汇率。
在回答人民币参考的“篮子货币”的构成是否会影响外汇储备币种结构时,周小川说,中国会采取非常负责的态度,不希望由于储备构成方面的任何主动变化引起金融市场的波动,也会尽量避免予别人以口实,中国不会在这方面采取任何不谨慎的行动。
对亚洲国家比较倾向多积累外汇储备的现象,周小川说,这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后遗症有关。亚洲国家多致力于较多地增加外汇储备,一开始是为了设法偿还外债、弥补外汇储备的亏空,之后则倾向于较多地积累外汇以防范风险。目前,国际社会对个别国家出现流动性问题仍无其它较好的解决办法。有人提出,在这个问题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周小川同时提出,个别对冲基金仍有恶性投机的问题。一方面,不能因有所管理而抑制创新,降低经济体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对资本过度流动和过分投机的担忧又会导致多个国家官方外汇储备的增长。他提议,对冲基金较多的大国、富国应考虑是否制定相应制度。(完)
(记者张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