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辛勤耕耘了11年的所长位置上退下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袁业立院士似乎比以前更忙了。“这回可对了他的心思,可以专心搞科研啦。”一所副所长乔方利告诉记者,现在袁院士每天晚上都要熬夜工作到两三点钟,除了开会出差,就是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有时一天不出来。“他总是告诫我们抓紧时
间,在973这个项目上,袁院士始终拼搏在一线,是我们的领路人。” 记者:听说您所领衔的“中国近海环流形成变异机理、数值预测方法及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是国家海洋973计划批准的第一个研究项目?
袁业立:是第一个,批准时间是1999年。该项目集中了国内海洋科研特别是物理海洋界的最强力量,像海洋大学、海洋所、南海所,还有海洋局一所、二所和三所等,从这些单位抽选的大多是搞物理海洋研究的最强配置,堪称是国家队水平,是精华中的精华。这样的课题,不用我多说,你就知道有多重要了。
记者:有关中国近海环流的研究以前没人做过吗?你们的着眼点在哪里?
袁业立:所有的海洋现象都与海水运动,也就是环流有关。所以这是整个海洋科学领域的基础课题,意义非常重要。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军事活动,大部分都在近海发生,近年来变得更加频繁,无论石油开采、航运业、养殖业还是渔业都离不开近海,所以又与应用密切相关。这个项目国家给了近4000万元科研经费,其中大部分用于海上关键海洋现象的强化调查与科学实验,是海洋973计划支持强度最大的项目。
记者:有哪些创新性成果和新发现?
袁业立:很多。我们对中国近海主要环流均作了非常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学发现。如比长江最大流量时的300倍还要大的东海“黑潮”,其分岔机理存在不稳定因素;对黄海冷水团环流结构以及南海涡流从巴士海峡进入的路线过程,以及西北太平洋通过南海对全球水体大传送带有重要贡献等等。再举个例子,我们在国内首次发现渤海海水盐度比50年前平均上升了大约一个盐度单位,也就是千分之一,这是个非常大的变化。在课题执行过程中,我们使用漂流浮标、深水浮标和科学考察船所开展的观测,达到前所未有的分辨率和精度。在南海我们布放的观测浮标和仪器深入海平面以下4000米,这些突破直接带动了我国海上其他调查,像中国海域经济专属区调查、西太平洋的海洋环境调查等,都以我们这一项目为基础。
记者:这些局部的成果综合起来,您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袁业立:面对海量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容易。要想进行系统研究,国际通行的作法是建立数值模拟。过去几十年,我们一直是跟在人家后面走,后来发现国外的方法也有缺陷。于是我们打破常规,运用上层海洋混合机理,创立了一套将环流与波浪结合起来进行数值模拟的模式,将答案从“像什么”提升到“是什么”,预报精度相关系数达到0.93,而国际上目前在这一海域也仅能做到0.68,这个成果出来后震动了国际物理海洋界,并且得到广泛认可。
记者:这样的原始性创新重大突破,可以拿国家自然科学奖了吧。
袁业立:科学不能急功近利,也来不得半点浮躁。973课题结题后,由此衍生出来的研究无穷无尽,要做的事情太多。去年我们实验室又有6个与此密切相关的项目得到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至于拿不拿奖,拿什么奖实在是没时间考虑。我现在想的就是和大家一起赶快干,就像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座金矿,你还等什么呢?
个人简介:袁业立,男,1938年生,国家海洋局一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2004年任国家海洋局一所所长,现任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遥感学会理事长、英国近海海洋研究中心名誉教授。本报记者张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