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原材料紧张、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使外贸形势空前严峻。“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成为规避这些不利因素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日前举行的赞比亚穆隆古希(青岛)工业园推介说明会上,我市就推动企业“走出去”进行了新一轮动员———青岛掀起企业“走出去”新高
潮 “走出去”:青岛累计对外投资项目近200个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企业“走出去”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截至今年7月,全市累计获准境外投资项目193个,注册资本5.3亿美元。境外投资项目分布在46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承包劳务累计合同额19.7亿美元,营业额16.4亿美元,累计外派劳务人员5.7万人。对外承包劳务市场涉及64个国家和地区。承揽对外援助、对外设计咨询中标项目6个,涉及4个国家。
从具体特点来看,我市“走出去”主体队伍由以大企业为主向多主体发展。近几年,我市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不断“走出去”,使境外投资主体从以大企业为主一枝独秀发展为国企、民企和外企全面开花,目前,已有49家民营企业在境外投资项目62个,占全市境外投资项目总数的32%,注册资本1740万美元。24家外资企业在境外投资27个项目。
同时,“走出去”的方式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境外投资已由早期的设点开办“窗口”公司,发展到境外办厂、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研发中心、创办境外工业园区,建立国际营销网络等形式;对外承包工程由初期的“包清工”和“土建分包”、“借船出海”逐步向总承包、项目管理承包、交钥匙工程等方式发展;对外设计咨询从无到有,从竞标援外设计项目发展到ICM项下的技术咨询业务。
此外,“走出去”从单纯占领市场到以品牌闯天下。海尔、海信等企业境外投资始终注意输出品牌,依靠品牌占领市场。青岛建设集团等工程承包企业从转包中央大企业海外工程开始逐步走向依靠自身品牌承揽工程,精心打造了“青建海外”品牌。青岛环太经济合作公司“环太劳务”品牌,成为我市乃至我省注册的第一个劳务商标。青岛即发集团、青岛国人集团等民营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中打造自己的品牌。
“走出去”的带动作用日显重要。境外投资带动了我市设备、技术、原材料和零部件出口,近年来,每年带动出口5亿美元,并呈逐年增长趋势,预计今年带动出口将达到6亿美元。近几年,我市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均在2亿美元左右,可带动GDP增长6.3亿元左右。
重新审视“走出去”的紧迫性
今年以来,外经贸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经济结构调整、能源危机、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等问题摆在面前,外资形势空前严峻,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日益增多,需要企业“走出去”,实现原产地多元化,优化外贸出口结构。我市出口结构中,纺织服装、鞋帽、箱包玩具、皮革制品和农副产品、水产品等占有相当比重,这些商品已受到技术壁垒、贸易壁垒和反倾销的严重影响。这次人民币升值,受影响最大的仍是这些低附加值出口商品。“走出去”已成为规避贸易风险,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提高利润空间的有效途径。
其次,我国能源和原材料紧张,需要企业“走出去”,实现生产能力过剩产业、高耗能产业的向外转移,以优化本地区产业结构。从青岛的情况看,一些具有比较优势、且生产能力过剩的传统产业,在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大生存空间。像纺织服装、食品、化工等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推动这类企业“走出去”既可以盘活资产,带动出口,又可以获得新的发展空间。一些独具特色的民族产业,如中式餐饮业、家具制造业等可以更多地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去直接投资,把我们的剩余生产能力转移出去。
此外,企业要发展壮大,融入经济国际化潮流,需要“走出去”实现跨国经营。企业“走出去”发展也是一步一步壮大的,多数企业从设立境外贸易型项目开始,这些项目今天是企业展示自己产品和实力的窗口,明天就可能成为与国外大公司合作共赢的舞台。
青岛推动“走出去”的五个重点
今后一段时间,我市“走出去”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五个方面:
———重点促进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境外加工贸易是国家鼓励支持政策最集中的领域。我们要用足用活国家的鼓励政策,推动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加工贸易。
———突破民营企业“走出去”。民营企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最有潜力、最有动力“走出去”的主力军。通过政策引导和信息指导,促使民营企业完成经营思想的转变,使生产领域从国内市场发展到国际市场。
———推动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家电、轻工、纺织、服装、机械、建材、石化等传统产业向外转移。
———扶持优势企业做强做大。支持具有高科技含量和品牌效应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市场营销中心,延伸企业生产链。支持工程承包企业尝试与国外有实力的建筑设计公司合作去参与国外项目的竞争。
———重点开拓东南亚、中东、东欧、非洲和拉美等境外投资市场。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和体制转轨国家的市场潜力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境外投资,争取形成一批初具规模的境外生产基地,积极探讨我市在境外工业园区建设和开发的模式。
构建企业“走出去”信息服务新平台
为更好地帮助我市企业“走出去”,日前,市外经贸局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市企业“走出去”信息服务平台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指出,一是将进一步完善我市企业境外投资项目信息库。具备相对优势、希望“走出去”的企业,可将其境外投资意向,通过我市企业境外投资项目信息库对外发布。二是进一步完善投资国家地区投资项目招商平台。通过我驻外使领馆经商机构和其它外事信息资源,帮助企业发布招商信息,及时提供投资政策和环境信息。三是进一步完善投资国家地区贸易投资促进机构信息平台。通过加强与拟投资国家地区贸易投资促进机构的联系,沟通信息,收集商情,对接项目。四是进一步完善我市“走出去”中介机构信息服务平台。发挥我市行业协会的优势,宣传推介“走出去”政策信息,收集企业“走出去”意向要求。同时,发挥我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服务机构的作用,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五是进一步搭建国内外“走出去”展会信息交流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推动和促进我市企业与外方的联系沟通。六是进一步完善外资、外贸、外经“三外联动”信息交流平台。七是进一步完善青岛国际经济信息网“外经之窗”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国家“走出去”法律、法规和我市支持促进政策。八是进一步完善“走出去”工具书和简报的信息交流平台。
赞比亚:开拓非洲市场的“跳板”
目前,赞比亚出台的鼓励和吸引外国投资政策,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税收减免。主要包括:对农业的绝大部分资本货物和机械设备免缴进口关税,其他部分关税为5-15%;有机、无机化工品、橡胶、塑料和钢材等原材料免征关税;出口企业可享受增值税退税待遇。对在农业地区投资的企业,在企业经营的头五年,每年减免应缴所得税的七分之一。
二是提高固定资产折旧。投资制造业的建筑物,开始使用的第一年,折旧率为10%,以后每年固定折旧率为5%;投资农场、制造业所购买的工具、机械设备和厂房等,开始使用的头两年,每年折旧率为50%;投资用于改善农场经营的资金,开始经营的头五年,每年资本折扣为20%;投资农场平整清理土地投入资金可获得100%的资本折扣。
三是出口加工区。赞议会于2001年10月2日通过建立出口加工区法案,并在2002年底成立了出口加工区局。所有获准在出口加工区内经营的公司,无论区域开发商还是企业,都可享受出口加工区法案规定的下列税收豁免权。包括:股息所得税;利息所得税;特许税;原材料、机器、半成品资本货物及服务进口税;进口增值税以及国产税。但规定所生产的产品80%以上必须出口。
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便利。近几年,赞比亚陆续加入了南部非洲共同体、东南非洲共同市场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进口货物贸易只要符合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相互间实行进口零关税;与发达国家签订了“非洲发展与机遇提速法”协议,出口美国的纺织或服装商品享受优惠待遇,与加拿大、丹麦、芬兰、法国、德国等十九个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