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俊成走出机场的出站口 |
|
于建生一下飞机,丢下行李就狠狠地亲了4岁的儿子于航一口
|
156天的思念和等待终于盼来相聚的一刻。昨天下午,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参加“大洋一号”环球考察船科考的气象观测员王俊成、气象预报员于建生、实验室工作人员张永德返回青岛。首批返青的这三名科考队员是北京时间9月3日凌晨乘飞机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出发的,历经了30多个小时,在昨天下午3时35分抵达青岛。据悉,他们共陪伴“大洋一号”航行了两万多海里,接近绕行地球一周。本版撰稿摄影记者于小阳
“爸爸,你可回来了”
昨天下午,张永德的妻子梁鸿和女儿张逸秋最先来到流亭机场,一进机场大厅,13岁的张逸秋就跑到信息屏下,看完向妈妈报告道:“爸爸的飞机3点35分到,还有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见到爸爸啦!”一会,在出站的人潮中,张永德背着一件简单的行李走来了,张逸秋兴奋地迎上去,搂住爸爸的脖子喊道,“爸爸,你可回来了!”梁鸿对记者说:“昨晚和逸秋聊到很晚才睡,今天5点多就醒了。”“那是因为知道爸爸要回来了,激动的。”女儿张逸秋笑着说。
抱起儿子狠亲一口
昨天,刘雪梅接到丈夫于建生从上海打来的电话,就再也坐不住了。虽然于建生告诉她不用到机场接了,但刘雪梅还是带着4岁的儿子于航到了流亭机场。“他嘴上说让我们在家里等着就行了,可心里一定希望早点见到我们。”
“呀,爸爸!”在出站口看到爸爸的身影后,于航高兴地叫出声来。于建生听到儿子的声音,急步从站口走出,丢下行李,一把抱起儿子,狠狠地亲了一口,而在一旁的刘雪梅差点哭出来。
刘雪梅告诉记者,她的姐姐、弟弟都已经到父母家操办“接风宴”了,全家人晚上要凑到一起吃个团圆饭。
聊天走神,那他肯定想家了
王俊成昨道出船上名言:我恨不得跳到海水里,游回恋人身边
“我最惦记的就是爸爸、妈妈,电话里他们的声音很激动,希望我今天晚上就能赶回家去。”昨天,回到青岛的王俊成对记者说,由于种种原因,只能今天回城阳看望父母。
“离开发动机轰隆隆的响声、浪花拍打船弦声,还有相处了5个月、同甘共苦的兄弟们,回到自己的家,又有些想念船上那个漂动着的家。”王俊成说,这也许是每个回国队员的感受。
“想家”是远洋船队员们永远的心思和话题。王俊成告诉记者,在这次环球航次的队员中,特别是年轻队员中流传着一句“名言”,那就是:“我恨不得跳到海水里,游回恋人身边去!”而中年人想家的表现就含蓄得多了,实在想家了,就找说的来的朋友聊天,“但是男子汉嘛,都不愿表现出来,显得很潇洒,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特别想家,那感觉很微妙。”王俊成举例说,“比如平常三五个人凑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个人突然走神了,大家说什么他都听不见了,哈,那他肯定是在想家!”
“大家在船上比较单调的环境待久了都会寂寞,只好在寂寞中寻找乐趣。”王俊成告诉记者,他想家时就一个人站在船弦旁,看海水碰撞船体、翻起水滴而形成的一道道圆弧状的美丽彩虹。
“当然,回家后还会想念船上的弟兄们,因为在海上封闭的环境里,大家常凑在一起说些真切的发自心底的话,很短的时间内,每个人的脾气、个性大家就都很清楚了,就像一家人一样了。”王俊成说,回来后,他会继续和船上联系,跟队员们讲这边的新鲜事,有需要他在这边帮忙的,他也是义不容辞。
女研究生登上“大洋一号” 记者前日连线“大洋一号”上的首位女船员
“大洋一号”停靠墨西哥期间,33名队员下船,34名队员上船,其中还有两名女调查队员,分别是来自海洋二所的首席助理韩喜球和来自北京大学的在读研究生朱健,她俩是今年环球航次中首批上船工作的女调查队员。目前,朱健已开始随船考察,而韩喜球也将于9日左右“大洋一号”再次停靠墨西哥时上船。
至少呆到明年1月
记者前天拨通卫星通讯电话,采访了已在船上开始工作的朱健。26岁的朱健是大连姑娘,而且还是独生女,她正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读硕士,这是她第一次上船参与远洋考察,她将跟北大教授陈永胜等人学习使用磁力仪和热液探测仪,并开展海底热液活动的相关调查。
对于最早到明年1月才能结束的漫长环球考察,朱健说她没想那么多,“可能会很忙吧,三大洋的航段都有机会参与,特别难得。家人担心我是肯定的,但也非常支持,妈妈说相信我一定会做出成绩,到时候到青岛接我。”
在船上不会娇气
毕竟是环球航次第一位上船的女队员,朱健说她在船上得到大家的很多照顾。朱健还告诉记者,在船上大家都淡化性别,她在工作上绝不会娇气,扛仪器、在甲板上作业等,她都是要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