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楼也就是牌坊,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古代庙宇、祠堂、街道路口常常设有牌楼。近代以来在节日活动中,常临时用竹木扎成牌楼,张灯结彩,用于喜庆、迎送等仪式活动中。 牌楼的这种作用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电影中出现很多,如欢迎解放军进城的五彩牌楼,电影《英
雄儿女》中朝鲜战场上用松枝扎成的牌楼,相信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上世纪五十年代牌楼在岛城也非常普遍。那时沧口地区大工厂较多,每逢国庆节,各厂的工人们便喜气洋洋地忙活起来,纷纷在自己的厂门口或通往工厂的大道上搭建起牌楼。每年根据不同情况用不同的装饰物来打扮,有时用龙,用千里马,更多的用代表祖国建设成就的钢铁、粮食、棉花等剪纸、挂图,而纺织厂常用纱锭图案来装点。 那时青岛最北面的国棉八厂把牌楼横跨在沔阳路上搭建,牌楼有两三层楼高,十分气派。为了减少风的阻力,用木板条作的形状不一的栅箱做成牌楼的底座门柱门梁等,使胶州湾的海风能从板缝中透过,减小阻力。底座栅箱内装满了大石块增强稳定性。整个牌楼用红黄绿三色油漆,两个大灯笼高悬在门楣下。最漂亮还是夜晚,天黑以后用五彩灯泡装饰起来的牌楼轮廓清晰绚丽多彩,周围几百平方米照亮了,连附近营子村、板桥坊村的大人孩子都来观赏,牌楼周围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大一点的孩子相约着沿四流中路一路观赏七厂、六厂甚至四站路之外国棉九厂的牌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