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生生不息沂蒙魂。
追忆着过去的故事,我们激情燃烧;叙说着今天的情景,我们心潮澎湃。在沂蒙老区采访的日子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爱的氛围,触摸着爱的律动,经受着爱的洗礼。
这种爱穿越了半个多世纪的时空隧道,超越了亲情、友情、爱情等一般意义的概念,它升华到了
对祖国母亲的爱,对伟大中华民族的爱。这是民族至爱,国家至爱!
(一)
连续八次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先进单位”,这在全国独此一家。享此殊荣,沂蒙人民当之无愧!
随着临沂市区的大规模建设和开发,城区沂河沿岸成了寸土寸金的风水宝地,许多商家争相投资。市领导决定在两处黄金地段兴建“红嫂广场”和“沂蒙精神广场”,并给大家算了一笔账:这里用于商业开发虽然可以带来上亿元的经济收入,但建“红色景观”是一个无声的课堂,将使“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融进人民群众的血液里。目前,“沂蒙精神广场”已经落成,“红嫂广场”正在筹建之中,所需资金全部到位。
全民教育需要全社会联动。全市开展了挖掘“红色资源”,让沂蒙精神走进千家万户的活动。市、县(区)、乡(镇)主要街道两旁,许多广告牌换成了国防教育宣传标志牌;在各大商场、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军人优先”的标志随处可见;由市委组织编写的《三帅在沂蒙》、《沂蒙红嫂颂》、《沂蒙英烈颂》等系列图书,已成为普及全民国防教育的必读教材。
国防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基于这一共识,临沂市从1990年开始,把国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体系,全市1500余所中小学普遍开设了国防教育课,配齐了国防教育教师,并经常开展军训、瞻仰红色纪念地、举行国防知识竞赛等活动。
(二)
历史不会忘记铭刻在记忆长河中的经典画面:拆下门板做担架、扒下房草喂军马、省下细粮做军粮、红嫂用乳汁救伤员……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部队打胜仗,沂蒙人民献出了所能献出的一切。
如今,在沂蒙老区展现着不亚于当年拥军支前的动人场景:军地领导共商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大计、房地产开发商把黄金地段让给部队建训练场、群众争相把电脑和洗衣机送进营房……和平建设时期,为了部队“打得赢”,沂蒙人民又迈出了拥军新步伐。部队加强信息化建设,临沂市迅速掀起科技拥军热潮。郯城县实施了“微机到连、电教设施到连、科技图书到连、科技人才培训到连、科技拥军成果转化到连”的拥军活动。2000年以来,临沂市为驻军连以上单位全部配齐了微机、电教设备,建起了科技图书箱;为临沂军分区和12个县(区)人武部建起了机要传输专线和网络设施;市、县两级职业学校,为部队培训各类技术人员1500余人。
“编为用、练为战”,战争动员保障走在前。临沂市根据动员调查的情况,制定完善了各种参战支前预案,严格抓好各类人员、各专业分队的训练、演练。1998年长江抗洪期间,罗庄区组织120名民兵千里大奔袭,赶赴长江洞庭湖险工险段,与抗洪部队并肩作战一个月,堵管涌、护大堤、战洪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湖南省委、省政府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为鼓励走出去的沂蒙子弟扎根军营建功立业,临沂市出台《关于支持配合部队开展“双争”活动的决定》。明确规定,第一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增发5%的优待金;连续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增发10%的优待金;退役后,享受县(区)“新长征突击手”待遇。临沂籍战士每年约有1000多人被评为优秀士兵、300多人立功受奖。
(三)
凡是野营拉练途经或到沂蒙老区驻训的部队官兵,都有这样的感受:不管是官还是兵,只要穿着军装,老区人见了都当亲人一样疼。一筐鸡蛋、一捧红枣、几个西瓜、几双鞋垫……群众自发的拥军行动一个接一个,感人的场面一幕连一幕。
“处处是拥军的热土,人人有报国的激情,八百里沂蒙,山山水水饱含着对子弟兵的浓情大爱。”沂蒙老区历久不衰的报国拥军热潮源于深厚的群众基础。
非典期间,人们谈“非”色变。下岗再就业的朱老大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呈榕,冒着危险,星夜兼程赶往北京小汤山医院,为战斗在抗非典一线的部队医护人员送去了2500公斤自制水饺。她这种博大无私的爱,极大地鼓舞了军中白衣天使战胜非典的信心。
戚洪桂,这位费县普通的农家妇女,在丈夫病逝的情况下,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教子戍边报国,并与儿子所在部队的140多名战士建立了书信联系,亲手为战士绣制鞋垫1000余双。她的事迹在沂蒙山区和西藏高原广为传颂,被西藏军区某部授予“义务兵的好母亲”称号。
蒙阴县常路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却出了3个闻名全军的人物:南京军区“十佳优秀士兵”、一等功荣立者、南京路上好八连班长公举东;“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一等功荣立者、军事科学院青年研究员公方彬;’98抗洪英雄李刚。小山镇何以哺育出这么多优秀军人?“爱党爱军的沂蒙精神哺育了我们,我们永远不忘自己是沂蒙山的儿子。”公举东的回答道出了其中奥妙。
大爱沂蒙,沂蒙大爱。这爱,天大地厚;这爱,山高水长!□卢军 刘建华 陈允传 吴四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