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是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之一。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老年人所占比例排序中,仅次于上海,名列第二。目前,我市老年人口达到115万人,占总人口的15.75%。今后一个时期,青岛市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还会加快,预计到2035年将占总人口比例达到35.05%,届时每2.8个人中就有1个人
是老年人。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目前仅有2%左右的老人生活在各类养老机构中,而98%的老人生活在不同类型的家庭中。家庭是老年人最主要的生活场所,而家庭所在的社区就是他们晚年生活的第二空间。因此,社区的安全状况与老年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我们提倡健康老龄化,即提倡老年人不仅长寿,更要健康长寿。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老年人的衣食住行需求解决以后,安全需求就成为老年人迫切需求。由于代际分居和年轻人白天上班工作,老年人在家中无人照料的状况越来越普遍,因无人照料、发现不及时从而导致老年人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意外死亡的情况也日趋增多。部分不法之徒也往往利用老人独自居住无人照看的漏洞频繁作案,使得一些独居老人失去了安全感,整日呆在家中不敢外出。社区作为老年人生活的大环境,应当承担起关爱老年人的社会责任。
社区应该建立老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度
老年人随着肌体的衰老,行动的灵活性变差,而且各种疾病到了多发期、高发期,居家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残疾老人、痴呆老人等如果发生意外,就可能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因此,要形成以社区为控制节点,辐射覆盖整个社区,组建一支由各方面专业人员或志愿者组成的应急队伍,建立一种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一旦发现有安全隐患或者发生了老年人的突发事件后,有关紧急救援、医疗救助、心理疏导、善后处理等人员能快速行动,公安、卫生、消防、物业、社区、街道等部门迅速联动,在限定时间内赶到现场,采取措施,将损失和损害降低到最低情况,确保老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达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目标。
社区应该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应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对每个社区都进行封闭或半封闭管理,实行一区一警,普遍落实保安人员和群防群治队伍,确保社区发案率下降,使居民群众感受到安全感。社区的户外环境应能够使不同健康程度的老人可以自由步出家门,随心所愿地参加社会活动。环境场所的设计应增强空间的可识别性
及安全防护措施,适应老年人感知能力衰退的特点,并应逐步实现无障碍的设计原则,以便于老年人能够独立、自由、安全地参与其中。此外,还应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断地提高老年人的家庭安全防护意识,通过各种形式向老年人宣传安全知识,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社区应建立老年人问候制度
针对独居老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残疾老人、卧床老人等不同情况,建议社区建立定期或不定期问候制度,以了解他们的健康情况、生活情况、生活需求。问候的形式一般可采取电话问候和上门问候两种形式,也可以结合上门服务的时候进行问候,可以采取邻里包户小组,由包人问候,也可以设立专门的人员,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来派专人负责。对社区老年人进行统一摸底调查,统一造册,区别不同情况进行重点管理,实行动态控制。采取管理学中的“ABC管理法”,A类是那些占总数20%的老人,但其出现安全问题的几率却占到70%,主要是那些高龄老人、独居老人、残疾老人、病重老人。B类是指空巢老人、一般患病老人,他们占老人的30%,其出现安全问题的几率为20%。C类是指那些数量占50%的低龄健康老人,出现安全问题的几率占10%以下。对A类老人采取每天上门探访两次,对B类老人每天上门探访一次,对C类老人每天打电话询问一次。对A、B类老人可由政府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派专人问候,对C类老人可由邻里互助结对问候。宗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