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位于卧龙山南麓的李沧区扶贫基地,腿部残疾的纪成江看着自己亲手喂大的一大群散养山鸡,兴奋地说:“再过半个多月,我们喂养的第一批小鸡就能出栏了。正好赶上中秋节,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李沧区扶贫基地位于虎山路街道东王埠社区,占
地30亩,现有鸡舍8排共32间,种鸡、蛋鸡和肉食鸡一万多只,还养有鹅几百只。在这里工作的12人中,低保人员、残疾人就有11名,纪成江就是他们中的一个。
据李沧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自今年4月成立以来,扶贫基地运转良好,近期就能产生经济效益。以后还将逐步扩大规模,进一步增加低保家庭人员、残疾人的就业岗位,预计最终安置低保人员、李沧区位于城乡结合部,区域发展不平衡,仅东部53个社区就有低保家庭近1000户。与老城区相比,李沧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特别是东部山地较多。结合这些特点,区民政部门改变过去那种送钱、送物的“输血”式救助模式,鼓励低保人员自食其力,投资45万元,创造性地推出了扶贫基地这一“公办民营”新模式。
目前,扶贫基地工作人员的人均工资达460元。更为重要的是,扶贫基地还为低保人群、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既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也帮助他们实现了自食其力。(本报记者姜慧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