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5年8月24日一大早,当我们到达北京市残疾人活动中心时,“我与奥运同行”残疾人英语培训班里的18个盲人,已经开始了英语学习。“我与奥运同行”残疾人英语培训班是北京市奥组委、中国残联等单位共同举办的旨在提高残疾人素质、营造良好的语言无障碍环境从而更好地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公益性活动。活动中心的老师介绍,这已经是第二期“我与奥运同行”残疾人英语培训班了。在未来的3年里,这样的学习班会一直继续。要通过外语等一系列学习,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展现残疾人良好的精神面貌。
这期培训班里的18个学生均为盲人,他们大多都是头一回学习英语。英语中没有盲文,他们只有靠听老师的发音来练习口语。关于英语书写的方面,他们很难能涉及到。所以每当老师读的时候,他们都会举着自己的复读机,朝着声源靠近,录下来。回家再反复听、反复读。
李桂枝女士今年46岁,是北京市大兴区的退休职工。每到周一、周三早上培训班的上课时间,她都会5点钟起床,赶早班车到位于宣武区的残疾人活动中心上英语课。她说这已经是自己目前生活中最喜欢的事情了。聊天空当儿,我问她有没有想过在2008年会做一名奥运会志愿者,李桂枝的笑容里有种孩子般的腼腆。她说怕自己还达不到志愿者的要求,但哪怕能贡献点微薄的力量,都会觉得很光荣。
聊天过程中,我发现整个盲人英语学习班里都弥漫着这样的“奥运热情”。陈师傅来自北京市石景山区陈街沟村,当我们聊起关于奥运会志愿者方面的话题时,他显的很兴奋。并且很自信地说:“我必须要求自己符合志愿者的条件,不管能不能成为其中一员。”陈师傅说因此他还专门学着计算机、手风琴等各种技艺。在我们的聊天中,陈师傅一直在反复强调“主人翁精神”。他说北京申办成功让自己觉得很自豪,也让他比以前更关注整个城市的方方面面,更关注体育活动的报道。
北京城市很大,学习班里的18名盲人学生来自于各个区县,崇文区的杨师傅家距离活动中心比较近,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有1小时多的车程。”下课期间,他一直在揣摩自己的发音,一边还用手指摸着“奥运英语300句”。这是他们的培训教材,已经被他包了层厚厚的书皮。我问他天气不好的时候会不会就不来了呢,杨师傅挺严肃地说在培训班里,从来没人迟到早退,“我们都想着能多学点东西为奥运出力,梦想能成为志愿者,哪怕只是一点力量,都觉得骄傲。”
因为他们残疾,所以格外热爱生活;因为他们需要帮助,所以格外乐于助人。而在与奥运同行的路上,他们也正在展示着残疾人的自强、自立、自尊和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