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碎楼角落巨石 引发重质油罐爆炸“雷公”今年在港城频频惹祸
专家紧急提醒:市民要提高防雷意识
黄海晨刊讯(记者 孟锋 通讯员 刘杰)
今夏,我市雷灾频频。仅8月17日的一场雷雨就接连惹了两场“祸”:雷电先是劈碎我市某县中学一教学楼楼角,接着又致使我市某区县一公司的40立
方重质油罐发生爆炸起火。所幸均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防雷专家紧急提醒市民,一定要提高防雷意识。
据了解,8月17日20时左右,我市某区县一中学的四层教学楼遭受“雷击”:顶楼北侧楼角1平方米左右的地方被劈碎,散落的水泥石块从楼顶坠落,最沉的重达20多公斤,小的直径也有10厘米左右。
据目击者称,当天下午约2时20分左右,大雨过后有很多学生已经赶到学校。几个连续的闪电过后,一个响雷从天而降,把该楼的楼角劈坏了。接着几个水泥石块就从上面掉了下来,坠落地点正好是学校的露天车棚,幸亏当时下面没有人。
据了解,该楼楼顶的环形避雷针上,事后出现了三个明显的“灼烧”痕迹。为什么环形避雷针底下的墙角会被雷电震飞呢?对此,市气象局防雷中心主任许传凯介绍说,出现雷电时会产生热效应和机械效应,在两种效应的混合作用下,能使潮湿墙体的石块迸飞。他提醒说,楼房安装的避雷针应该每年检测一次,建议该学校请专业人员对避雷针进行防雷技术检测,查明事故的具体原因,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
无独有偶,也就是在当天下午2时20分左右,我市某区县一纸业有限公司的一40立方重质油罐,因雷击发生爆炸起火。据专家事后分析,爆炸原因是雷电通过重质油罐的“呼吸阀”,致使罐内油气爆炸。罐顶被炸开直径约1米的裂口,火焰有30多米高,爆炸油罐相邻一米处还有一个40立方重质油罐,北侧3米为配电室,西北侧15米处为氯气储存车间。如果第二个油罐发生爆炸或沸溢喷溅,将直接导致配电室坍塌,甚至导致液氯泄漏。当时,消防大队出动3台消防车经过40多分钟才成功将火灾扑灭。
我市属雷暴、雷击多发地区。多年来,因雷暴、雷击导致停电、停工,引起火灾造成财产损失和人畜伤亡等事故时有发生,直接、间接经济损失非常巨大。自今年6月起,我市大大小小的雷雨天气过程中,经常都有雷灾发生,有单位监控系统、办公楼的交换机、计算机、打印机等被雷击损坏;有人员伤亡、高压变压器毁坏、小区楼顶被雷劈或电梯被毁事件发生。
据了解,雷电在气象学上称为雷暴,一般分为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三种情形。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中物体,雷电压可达几十万伏甚至更高,瞬间电流可达十几万安培,危害极大。而感应雷的威力虽不及直击雷,但其分布范围广,发生几率比直击雷要多得多。感应雷发生时,其电磁脉冲辐射会通过传导和耦合到金属导线、金属构件上,使其带上高电压,再沿着计算机系统的连线(如网络线、信号线、电话线、电源线等)进入系统内部,干扰、损坏计算机设备。据统计,感应雷引起的雷害事故约占雷害事故80%以上。
据市气象台副台长王叔同介绍说,防雷已不是仅有避雷针就可以。雷电本身并没有变,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变了。目前防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建筑本身防雷及用电设备、信息系统防雷。而绝大多数单位和家庭对后者的防雷认识几乎为零。而实际上,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各种生产和生活领域,微电子器件极端灵敏,易因雷击造成微电子设备失控或损坏。
他还分析说,近几个月雷灾频发,一是近期我市强对流天气较多,雷雨天多,这是天灾;但人们麻痹忽视及缺乏防雷知识,更是雷灾发生的关键所在。目前很多单位和房地产开发商防雷意识薄弱,不重视防雷工作。在我市发生的雷电灾害中,大多因没有安装防雷装置,尤其是未安装防雷电感应、雷电波入侵装置导致设备损坏。另外,一些已安装的防雷装置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常规检测,导致防雷装置失效。还有一些防雷装置的设计和安装不符合国家有关的技术规范,未经气象主管机构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存在先天不足,留下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