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综合利用展示良好前景。 |
|
海泊河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 |
|
3000立方米/日海水淡化装置。 |
本报记者张子倩
日前,科技部批复我市为国家资源节约型技术示范城市,我市是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创建国家资源节约型技术示范城市,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缓解当前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措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区位条件优越科研实力雄厚示范工程良好
创建节约型技术示范市我市优势明显
我市自然条件优越,海洋领域科技力量雄厚,海水利用的研究和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家电领域的开发能力和生产规模国内领先,具有国内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具备了创建资源节约型技术示范城市的基础条件。
首先是优越的区位条件。青岛地处黄海之滨,环抱胶州湾,海岸线长730公里,便于海水的大规模利用;青岛辖区海域无冰冻现象,海岸线以沙滩和花岗岩为主,海水清澈透明,水质优良;“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城市布局,呈现出沿海“组团”发展的大城市框架,工业布局趋海调整,为海水利用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市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较好,是全国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在海水利用、资源再生利用、节能与新能源开发方面技术领先。
其次是自然资源相对缺乏。我市资源短缺,经济发展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特征非常明显,其中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42立方米,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和生活用水总量不断攀升。2003年青岛市原水用量为10.63亿立方米,而目前全市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10.55亿立方米(含引黄济青客水量1.1亿立方米),水资源缺口0.08亿立方米。预计到2010年青岛市原水需求总量将达到13.05亿立方米,供需缺口将高达2.42亿立方米。即使考虑到南水北调及再生水利用等措施,城市供水仍存在很大缺口。此外,我市无化石燃料矿藏,所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均由外地供应,由于近年来煤炭供应紧张,尤其优质煤短缺,导致城市能源消耗呈增加趋势。
再次是雄厚的科研实力。我市拥有独立科研机构70余家,各类专业科技人员30多万人。特别是海洋科研实力雄厚,拥有23家海洋科研机构和内地唯一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具备开展海水利用技术研究的条件。目前全市涉及海水利用技术研发及其人才培养的“海”字头机构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一所、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二五所等20多家,相继有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国家深潜基地、国家海洋“863”成果产业化基地等落户青岛。另外,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及海尔、海信等重点企业在资源及节能技术研究方面也具有很强的实力,海尔、海信、青啤、青钢等在节水、节能、降耗以及资源再生利用等领域均取得了很多高附加值的科研成果并应用于生产实践。
然后是运行良好的示范工程。作为国内最早开展海水综合利用的城市,我市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相继建成了一批国家海水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为海水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电力、化工、橡胶、纺织、机械、塑料、水产品加工等行业,我市已经较大规模地利用海水代替生产过程中的淡水,海水利用量从1990年的60多万立方米/日,跃升到目前的200多万立方米/日。在资源再生利用示范工程领域,海泊河污水处理厂于1995年开始研究再生水回用技术和资源化,利用集成的关键技术,建成了日产4万立方米的再生水回用工程,目前已在工业用水、园林绿化、城市景观等方面得到有效利用。我市近年来还完成了村镇生活污水零排放技术研发及示范工程建设,建成了农村用水生态循环体系,实现了农村污水资源化再利用。在节能与新能源开发示范工程领域,海尔、海信等拥有国内领先的变频节能技术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已经开发出一系列变频节能产品,并在家电及大型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今年上半年,国家批准的国内第一个“国际环保产业园”落户我市,为太阳能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示范基地;日前,国家发改委批准“即墨大桥场风力发电项目”建设规模居全国第二,将为沿海风力发电的研究与产业化提供示范。
努力培植三大新兴产业
围绕建设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资源节约型城市,通过建立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研发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培植海水利用、资源再生利用和节能与新能源开发三大新兴产业,重点建设海水利用、再生水资源利用、工业固废资源化、变频节能产业化和新能源开发五大示范基地,集中突破海水淡化装备制造、海水腐蚀与防护、海水源热泵、海水灌溉和生态化养殖、废旧家电资源再利用、变频节能和太阳能应用七项关键技术。海水利用产业———
根据我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以及“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城市布局,以滨海大道为轴线分别在黄岛新工业区、四方李沧沿海、胶南临海工业园、崂山沙子口、即墨鳌山卫、田横岛等地建设七大海水利用产业基地,形成工业海水、大生活海水、淡化海水、海水化学资源利用以及海水利用关键装备制造等五大新兴产业,形成相互衔接的产业链和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示范区,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家海水利用示范城市。至2010年,海水淡化厂建设规模合计为30万立方米/日,海水直接利用量达到1000万立方米/日。
资源再生利用产业———
组织实施城市中水回用规划,大力发展城市再生水回用。以海泊河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的日产4万立方米再生水回用工程为示范,大力发展污水再生回用产业,拓展其在工业、园林绿化、城市景观等方面的应用,减轻用水需求负荷,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的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项目为契机,利用我市家电制造业的技术和产业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掘废旧电器的可利用价值,推进以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为代表的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建立资源利用交换服务平台,形成工业固体废弃物产业体系。
节能与新能源开发产业———
作为变频家电制造业的龙头城市,青岛有条件大力发展变频节能产业,以海信、海尔集团等名牌家电企业拥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变频节能技术为基础,开发系列变频节能产品并扩大其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研究通用变频器从模拟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向集中型发展,研究高压变频技术在发电和输配电领域中的应用,以变频节能设备及产品的产业化提升整个城市的资源节约效率。
发展城市绿色照明产业。以推广应用节能照明产品,建立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为目标,逐步形成从外延片生产设备、外延片生产、芯片制造、器件封装到集成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
利用青岛丰富的海水资源,研制开发全自动运行、模块化结构的海水源热泵机组,用于海水工厂化养殖、公用设施冷暖及工业生产需要的冷热水源。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利用青岛有利条件,发展太阳能产业和风能产业。将太阳能热直接用于建筑采暖,并与其它设备如空调、热水等进行一体化联供,提高绿色能源利用比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技示范带动
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市科技局海洋处、农社处有关人士介绍,我市创建国家资源节约型技术示范城市将瞄准国家战略目标,以开发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为特征的资源节约型技术和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利用青岛的科技优势,以海水利用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在重点领域解决资源节约的关键技术问题,为沿海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提供技术示范。
创建资源节约型城市的意义在哪里?有关专家认为,整合科研资源,大力开发节约资源的高新技术,可有效缓解我市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通过海水利用、资源再生利用、节能与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可以为城市提供新的水源、新的能源,减少废物排放,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政策带动、市场推动有效整合青岛已有的技术和产业化优势,通过科技进步的示范带动作用,可以提高全市资源节约型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发展水平。”市科技局李乃胜局长如是说。
目标
2010年,建成资源节约型城市
瞄准国家节约型社会发展目标,发挥青岛科研优势,立足已有产业基础,在全国率先形成新的海水利用产业集群、资源再生利用产业集群、节能与新能源开发产业集群,推动中国沿海城市资源节约技术及产业的全面发展。
坚持政府导向、规划控制、政策鼓励、科技先行的原则,通过构建资源节约型技术创新体系、产学研结合的产业发展体系、强大的政策保障体系,促进城市资源节约型技术集成创新和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到2010年,建立完善的资源节约型技术示范体系,使青岛市成为海洋特色鲜明、资源综合利用效果突出、新能源替代技术领先的资源节约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