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数不清的重大活动、会议在我市举行,短时间大量聚集的人流对城市卫生保障体系是一种考验———人潮人海中的卫生保障 第1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在这座魅力城市,如此大规模的活动每年都会有几次,更不要说各种国际的、国内的大型会议。这种短时间
内人流的大量集中对我们的城市管理尤其是应急能力是一种考验,卫生保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记者日前在卫生部门采访发现,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市已经初步建立起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重大活动、会议卫生保障机制。仅今年以来,我市卫生部门已经圆满完成60次重大活动、会议的卫生保障,没有出现一起食物中毒等事件。
关口前移:卫生提前介入
今年7月初,距离第1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还有一个多月,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的靳晓梅主任就开始为啤酒节的卫生保障工作忙碌。她首先要制定一份《青岛国际啤酒节卫生要求》,按照国家的有关卫生标准,详细规范从上下水设计、厕所设置、垃圾处理到啤酒大棚的布局、业户培训、日常卫生监督等各个细节的卫生要求。这种卫生保障的前期介入在以前是没有过的。
记者在拿到这份《卫生要求》时吃了一惊,不仅是因为它长达7000余字,最重要的,是它的“无微不至”。其中有这样的条款:“场地内卫生间应采用水冲式,有洗手、防蝇、防虫、防鼠设施,所有水龙头不宜采用手动式开关。墙裙以浅色、平滑、不透水、耐腐蚀的材料修建,易于清洗并保持清洁。卫生间位置应隐蔽,其前室入口不应靠近餐厅和厨房或与其相对;卫生间的门应能自动关闭。”在关于啤酒棚与餐饮加工销售单位的建筑设计要求中有这样的条款:“啤酒棚面积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布局合理,排水畅通;车间地面应用耐腐蚀的无毒材料修建,防滑、坚固、不渗水、不积水、无裂缝、易于清洗消毒并保持清洁;排水的坡度为1~2%;设供用餐者使用的洗手设施”等等。
有着多年卫生监督工作经验的靳晓梅告诉记者,卫生监督的提前介入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布局设计一旦做好,工程完工,即使不符合卫生要求,也很难改进。另外,很多工作可以提前着手,有条不紊,一步一步把所有工作做实,以免仓促上阵出现漏洞。
据悉,这种卫生监督关口前移在我市各项重大活动、会议卫生保障中已经推广。
监督细化:连冰块也不放过
前不久,在一次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工作中,卫生监督人员对某宾馆食用冰块进行抽检,结果发现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经反复检查,所用的水源和制冰机都没有问题。最后,疑点落在上、下水的管道设计上。原来,由于下水管设计不合理,导致里面的细菌进入上水管,造成冰块中细菌数超标。原因找到了,宾馆对管道进行了改造,问题很快迎刃而解。
市卫生局副局长胡义瑛对记者说,这只是一个细节,但就是这些细节也不能放过。因为在大型活动中,人员大量集中,一个小的失误就可能导致大的事故,给很多人的健康造成危害,给我们的城市形象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避免每一个细小的失误,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市卫生部门将卫生保障的过程细化,从医疗救援到食品、饮用水安全,再到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以及爱国卫生,每一个环节都制定了前期、中期、后期的详细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制度、措施,确保卫生安全。
机制完善:把规范进行到底
啤酒节开幕以来,每天下午3点前,驻扎在东西两个会场的卫生监督人员都会填好当天的现场监测记录表,上报给市卫生局。这种日报告制度只是啤酒节众多卫生保障制度中的一个。
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逢大型活动,卫生部门只是派卫生监督员到现场看看食品加工过程、原料采购,再蹲点看一下上菜过程等。但这种简单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卫生安全的要求。从去年开始,我市把卫生监督特别是重大活动的保障工作规范化,通过制定各种方案、预案、标准,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工作机制。
针对今年的啤酒节,卫生部门不但提前制定了预案和卫生要求,开幕以来还实行了主会场内蹲点现场监测、快速检测和场外巡视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督机制。同时,实行日报告制度,统一制定监督人员每天都要上报的监测记录表、留样记录表等。此外,制定对食品加工经营业户的职责与卫生要求、对盒饭的卫生要求、对接待单位的卫生要求等诸多规范。
为了将这些制度、规范落实到底,目前,我市每天有50余名卫生监督员奔波在啤酒节的各会场和接待单位,确保啤酒节期间市民和游客的卫生安全。
据悉,重大活动的卫生保障规范化建设已经引起国家重视。卫生部正着手制定《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规范》,我市参与该规范的起草工作,而且是专家组中唯一来自副省级城市的成员,其它成员均来自省级卫生部门。本报记者王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