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聊天 | 邮箱 | 建站 | 房产 | 影视 | 求职 | 游戏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广告
首页 > 青岛晚报版面图 > a18 > 正文  
人人都有职业倦怠症
青岛新闻网  2005-08-20 12:33:27 
 

    近日,《生活》在200名白领中进行了问卷调查,问题涉及“你是否周二刚过就开始盼望周末的到来?你是否在每个周一因为接下来的漫漫工作日而绝望?你是不是想起工作就叹气而不是表现兴奋?你是不是不想上班并梦想着天上掉馅饼?你是否厌恶目前所从事的工作?”

    调查结果显
示,148名白领都对5个提问回答了“是”,占总数的75%。专家认为,他们得了职业倦怠症。

    因为习惯,所以麻木

    蓝小姐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成天高强度地泡在办公室里不说,还有很多加班。忙的时候是凌晨3点下班,平时八九点回家是家常便饭。这样的我,几乎没有个人的时间,反正感觉就是卖给了公司。有时候的确有过不想工作的念头,但是也很无奈,没有办法的。事情永远也做不完,不想做只会积少成多、越来越多,到最后自己更加辛苦。而且由于没有时间,也就没有刻意去调节这种倦怠情绪,到了最后,习惯了也就感觉很自然了,倦怠感也会自然平息。你说这算不算一种麻木?

    曾因倦怠而转行

    张言树策展会公司项目经理

    倦怠是种正常现象,我相信只要是工作的人群或多或少都有。因为每个人工作都是为了一些基本的目的,但是真正能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工作是很难实现的,只有极少部分人能做到。即使是为了兴趣而工作的人,在一段时间后也会发现纯粹的兴趣工作是不可能的,诸如环境、社会都会给工作带来影响。因此连这样的人都会有工作倦怠,何况是其他人呢?

    我曾经从事过导游的工作,说到底先是为了赚钱,其次的目的才是顺便旅游一下,当然同时还是要兼顾工作的。要知道导游并不轻松,服务性行业本来就辛苦不说,工作中还掺有很多未知因素,时时刻刻需要应对变数。所以一年半后,我改行从事了其他职业。不能不说当时也是由于某种对职业的倦怠因素在里面的,感觉自己无法再从这分工作当中获取某种快乐或是某种经验,那么到了这种程度的确应该考虑给自己一个转变。

    现在这分工作的实质性内容很大程度上也是和人打交道,这在当时做导游时就有相关的经历和锻炼,所以目前做得还算得心应手。就像我说的,职业倦怠或多或少总是存在,目前这分工作也不排除有偶尔的厌倦心理,但是还不足以到让我再次转行的地步,整体工作感觉还是很好的。当偶尔工作压来、心情烦躁的时候,就请个假在家休息一天,也算一种调解吧,这样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有目标才会不倦怠陈先生转业期间

    在我看来,倦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没有个人目标,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希望得到什么。许多人工作就是纯粹为了赚钱,因为要养活自己、养家糊口嘛,所从事的工作也并不和自己的兴趣有关,只是因为自己可以做这分工作,不讨厌也就做了。随便一个工作,拿工资即可。

    但是如果真正有职业目标,并且自己也的确是在从事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远大理想有密切联系的工作,那么应该很少会产生职业倦怠,因为这是他发展的环节。自己投入进感情、有动力、有目标的状态才不容易产生倦怠,才会把工作完成得更好,一步一步向目标前行。陈叶

    

    

页面功能   小字】【 】【打印】【关闭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陈文媛身材突变惹隆胸疑云
侏儒人归心似箭怕回家挨揍
邵美琪半裸广告震撼全港
跑 步(图)
· 鲁邦广场 右脑建筑引领办公新时代
· 国际财务管理师--领跑财会职场
· 21世纪不动产青岛区域2周年专家论坛
· 高质量低学费 全外教课程仅收800元
· 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2005年招生
· 十一前英语学习全免费!
· 高中生 大专生 100%十万年薪
· 对外经贸大学在职研究生8月12日开学
· 青岛大学墨尔本学院本科直升
· 山东第三期国家营养师认证
· 五色土-开创民间抵押借贷产业
· 北京交大MBA学历学位班招生
青青岛短信中心
>>点击进入短信频道  
相关链接:
 
下一篇:
 
一万多天
站内检索
 

版式检索

旧报全文检索

专题汇总

实用信息

 更多

- 外教外语课程仅收800元
- 百盛"夏日清凉宝贝"评选
- TIIDA骐达炫动登场
- 百对新人青岛婚纱蜜月游
- 尊贵外景婚纱拍摄等你来
- 交行太平洋双币信用卡
- 青岛二手房网上大集
- 新闻网招聘高级程序员
- 天泰•蓝泉别墅-温泉.果岭
- 免费铁盒装E-清贝它糖
- 用友ERP高校师资培训
- 免费洗车卡\百元K歌代金券
- 百盛大减价!2-6折!
- 青大墨尔本学院本科直升
- 薇薇新娘集团摄影展览
- 18日中俄首次联合军演
- 第十五届青岛啤酒节专题
- 岛城“微尘”参评公益之星
- 建设节约型社会
- 2005青岛市民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