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犯马某在阅读别人的读书笔记。
|
读书后他们写下《忏悔录》
&n
bsp; ———市北区图书馆“少年犯《读后感》展”的背后
昨天,在市北区图书馆的展厅里,进行着一次特殊的“《读后感展》”。说它特殊,是因为这些《读后感》的作者,都是眼下身居看守所的“少年犯”。
记者了解到,这次展评,是市北区都市文化活动月中“共建书香家园”系列活动之一。市北区将8月份作为了“青少年读书月”,那些在高墙内的少年犯也没有被忘记,此前,市北区图书馆向他们捐赠了400余册图书。读完书后,少年犯每人都写下了一份读后感。记者决定走近“高墙”内的他们。
■读后
痛说当初“悔不该”
昨日,记者来到了市第一看守所。在看守所监室的墙上,也张贴了一些《读后感》。记者仔细阅读后发现,他们有的写得比较直白,也有不少写得很有文采,但他们的话语中都透出深深的悔意。其中,一份《我读曾国藩》吸引了记者。在这份读后感中,作者写道:
“做人,立志为本。人生的价值、意义和境界全是被志向所照亮的。没有志向也就没有了人生的方向。一个人的志向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确立的。曾国藩就是在庸俗的环境中醒悟的。他在给弟弟的信中曾说,‘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曾国藩的人生哲学》这本书,使我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好读
新书很快变旧书
市第一看守所的吉警官告诉记者,这些涉及法律、科技、励志等方面的图书,都被集中放在一个图书室内,每周二、四晚上是集中学习时间,很多少年失足人员就盼着这一天了,图书馆新捐赠的图书,半个月就被翻得卷了角。为了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在平日里,所里还将图书下发到各队。
■背景
“破碎家”毁了他们
吉警官告诉记者,这些少年犯失足大多是因为家庭的原因,父母离异的占很大一部分,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很容易跟一些坏人走在一起,被他们拉下水。
“挽救他们,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为了教育他们,我们将一些学历较高的犯罪人员分别安排在各个监室,引导他们读书。”吉警官说。
市北图书馆的王馆长告诉记者,以后,他们还将购买一批图书送给看守所,让图书来净化这些少年犯的心灵。
■忏悔
读书补人生“空白”
在看守所,记者见到了《我读曾国藩》的作者——小伙子张某。他说,他的家在外地,前年在青岛读中专时,只怪自己年少轻狂,几个老乡朋友和别人打架,他参与了进去,并抢了对方的东西,后来被判了三年刑。
“我现在非常后悔,我家中挺富裕,抢劫并不是为了钱。为了补回这段人生的空白,我努力读了很多书,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等出去以后,我想做生意赚钱,好好孝敬父母。”记者巩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