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聊天 | 邮箱 | 建站 | 房产 | 影视 | 求职 | 游戏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广告
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文娱音乐社会 > 正文  
美国FBI大查“中国间谍”称比“克格勃”难对付
青岛新闻网  2005-08-18 09:53:29 青年参考
 

  日前,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和司法部已开始向全美56个地方政府部门调派出数百名反间谍特工,他们主要的目标不是恐怖分子,而是“中国间谍”。FBI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它认为,中国将成为未来10年美国反间谍战“最核心的目标”。   

  “中国间谍”威胁仅次于恐怖主义  

  FBI日前
悄悄地向全美强力机构发出秘密警告称,每年大约有70万中国游客进入美国,其中隐藏了大量的“情报人员”。他们“窃取”了大量美国军事、商业和高科技情报,因此,美国的反间谍工作应该主要针对他们展开。   

  FBI反间谍助理局长大卫·萨迪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中国的谍报人员是仅次于恐怖主义的当今美国最大的威胁。”FBI内部不少官员对此持赞同意见,他们表示,虽然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仍将恐怖主义视作心头大患,但是紧随其后的就是“中国间谍和情报特工”。未来10年左右,美国都将“中国谍报人员”视为“反间谍战的核心目标”。  

  “中国间谍”比克格勃更难对付   

  FBI的官员表示,在反间谍战中,尽管对“中国谍报人员”的打击行动与对俄罗斯“克格勃”的防范比较类似,但由于美国国内已经存在绝对数量的中国人,同时存在着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要想侦查出哪些人是真正的间谍,难度非常大。   

  目前,美国反谍报人员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前来美国的“中国间谍”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不仅如此,除了执行重要任务的谍报人员外,还有大量的非专业谍报人员,他们如同业余人员一样,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听从命令执行任务,平时都有自己的工作。  

  FBI助理局长萨迪曾经在FBI与前苏联“克格勃”打过情报战,谈到业余特工,他感触道:“他们有多重职业作伪装,这些隐形特工比起苏联的‘克格勃’来说,难度还要大,更不好对付。”FBI官员范·马杰在2002年以前一直负责处理中国事务。他说:“事实上,真正获得大量情报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情报人员,现在大多数收集情报的人员都没有接受过间谍训练。他们只是被告之去做一些事,而他们本人对这些事非常感兴趣。”  

  范·马杰表示,中国间谍的情况更为复杂。中国更愿意“派遣大批人员前往国外,搜集情报,然后将零碎的情报集中在一起,反馈给国内。”FBI估计,目前全美约3000多家由中国人创办的大型公司,已经被证实曾经非法窃取军事和商业情报。  

  “中国间谍论”缘起中国经济军事崛起  

  FBI将矛头对准中国源于中国在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崛起。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会议员们对于中国大型国企中海油集团公司欲收购美国能源商优尼科(Unocal)一事异常恼火。出于政治原因的考虑,美国政界强烈反对中海油的收购,此事最终以中海油退出并购告终。  

  此外,对于中国军事力量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类似于巡航导弹等运载导弹武器技术的不断成熟,美国也不敢再低估。   

  日前,一向以中立著称的美国《标准周刊》发表文章,称对于中国,美国应该态度强硬。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郭富城热舞演绎三城主义
全球多胞胎聚首双胞胎之镇
西西里性感女神贝鲁奇
蚊子戴口罩
· 高质量低学费 全外教课程仅收800元
· 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2005年招生
· 十一前英语学习全免费!
· 高中生 大专生 100%十万年薪
· 国际财务管理师--领跑财会职场
· 对外经贸大学在职研究生8月12日开学
· 青岛大学墨尔本学院本科直升
· 山东第三期国家营养师认证
· 五色土-开创民间抵押借贷产业
· 北京交大MBA学历学位班招生
· 专题:央视“梦想中国”携手百年青啤
· 预科开学在即,70%学生被英名校录取
青青岛短信中心
>>点击进入短信频道  
相关链接:
 
下一篇:
 
“设局陷害”说无实据 安琦栽在“通讯员”手里
站内检索
 

版式检索

旧报全文检索

专题汇总

实用信息

 更多

- 外教外语课程仅收800元
- 百盛"夏日清凉宝贝"评选
- TIIDA骐达炫动登场
- 百对新人青岛婚纱蜜月游
- 尊贵外景婚纱拍摄等你来
- 交行太平洋双币信用卡
- 青岛二手房网上大集
- 新闻网招聘高级程序员
- 天泰•蓝泉别墅-温泉.果岭
- 免费铁盒装E-清贝它糖
- 用友ERP高校师资培训
- 免费洗车卡\百元K歌代金券
- 百盛大减价!2-6折!
- 青大墨尔本学院本科直升
- 薇薇新娘集团摄影展览
- 18日中俄首次联合军演
- 第十五届青岛啤酒节专题
- 岛城“微尘”参评公益之星
- 建设节约型社会
- 2005青岛市民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