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特稿精彩回放
22岁的男大学生大玮,去年他发现自己感染了艾滋病。近日,他以真实身份出现在电视台记者的镜头中,他希望通过他,让更多的人了解同性恋和艾滋病这两个群体。他们是如何生活的?他们之间有真爱吗?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
目带我们走进了同性恋这个特殊的群体。 据卫生部门日前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调查显示,处于性活跃期的中国男性同性恋者,约占性活跃期男性大众人群的2%至4%,按此估算,中国有500万至1000万男性同性恋者。而卫生部去年底公布的数字,中国男同性爱者的艾滋病感染率约达1.35%,这一数字要比普通人群的感染率高将近20倍。在这个群体防治艾滋已迫在眉睫。(下)
公开的同性恋者 我们需要表达爱的自由
目前,中国的同性恋中只有极少数人敢于公开自己的性取向,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崔子恩就是其中之一。
崔子恩:社会的问题都解决了,疾病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比如说那些没有得艾滋病,每年自杀的那些同性恋者,他们就是心理上的艾滋病患者,这个绝症是谁给他的,不是艾滋病毒给他的,是社会给他的。
记者:就是说在你看来,有一些东西对同性恋者来说比生命还要重要?
崔子恩:对。记者:是什么?
崔子恩:爱情、自由、公开表达自己身份的空气、空间。
记者:假如不能提供呢?
崔子恩:不能够提供,这种压制、痛苦、绝望就会一直持续下去,就成为社会的一块永远解决不了的痼疾。
(已经感染的大伟主动选择了退学,在北京治病,过着简陋的生活,并为一些卫生机构拍摄艾滋宣传短片,呼吁大家珍惜生命,并对社会负责。)
大玮:我在网上整整公开了一个月,我就公开自己是感染者,可能有人说过我,他说你真傻,你干吗公开自己的身份,这样对你不好,但是我觉得这样做,我心里很踏实。
小雯已经与同性恋的丈夫离婚,并进行了身体检查,一切健康。
记者:你同情过他吗?
小雯:很同情他,我就觉得他以后的路可能比我还要难很多的。)
被采访人
大玮同性恋艾滋感染者(22岁大学生)小雯同性恋者妻子崔子恩北京电影学院副研究员同性恋者张北川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性健康中心周生建重庆市渝中区计生办
男同性恋更易感染艾滋 原因一频繁更换伴侣
在社会文化的禁忌面前,大多数同性恋者游走于边缘地带。他们的交友方式一般是通过专门的同性恋酒吧和浴池、网络。导致男同性恋群体容易感染艾滋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记者来到男同性恋聚集较多的酒吧,与多位同性恋者交谈,希望寻求答案。许多朋友告诉我们,同性恋群体相对频繁更换伴侣的原因是因为很难找到真正的爱人。
记者:这个圈子当中遇到真正所爱的人的概率高吗?
小杨:不是很高。记者:为什么?
小杨:因为我们不可能像异性恋那样经朋友介绍,他们认识的方式很多,而我们只有一种——网络,我们是通过很少很少的圈子朋友介绍的,我们认识新的同志的机会真的很少。很多的交友网络,下面都会写419MB勿扰。419就是foronenight的意思。MB就是moneyboy(性工作者),勿来就是说想玩的那种就不要来。
同性恋者们还告诉记者,因为他们之间的爱情无法有最终结果,往往以悲剧收场,如果遇错了人,还可能遭到勒索敲诈,或被主流人群察觉自己的身份。
张北川:我们在同性爱者的现实生活中不断地看到悲剧,悲剧多了就不愿意产生感情,产生感情就是受伤害,谁愿意总是受伤害呢,于是就变成了性。和陌生人发生性关系,对于同性爱者来说有巨大的好处,这个好处就是安全。但是在另一方面却是不安全的。
原因二性行为缺乏防护
另一个让同性恋人群艾滋高感染率的重要原因是无保护的性行为。
记者:在你跟他进行性接触的时候,你并不知道他的身体是不是健康?
大玮:对。
记者:你是不是觉得如果是以爱情为前提的话,是很难启齿去询问对方的身体情况,或者是很难提出要求做一些安全措施?
大玮:我是有过这样的想法。记者:你知道安全套吗?
大玮:知道,这个知道。但是要去店里买,我觉得就很不好意思。
再不防治局面将没法收拾
受益者是普通人
从1998年开始,张北川和一些志愿者采用同伴教育、电话咨询和出版内部杂志《朋友通信》的三种方式在同性恋群体中大规模开展健康干预工作,与全国各地数不清的同性恋者们保持着书信联系。由于这种卓有成效的健康干预工作,张北川被授予了奖励艾滋病预防杰出人氏的马丁奖。
周生建,重庆渝中区计生办主任。他也是最早介入同性恋群体艾滋干预的官方人员之一。
记者:你和张教授的身份不一样,他仅仅是一个医生,而你是有行政身份的人,你为什么不等有明确的政策再来做?
周生建:因为艾滋病是急事,不能等,再等的话,就没办法收拾局面了。
记者:主流人群可能会觉得同性恋群体的健康与否是他们自己的事。
周生建:因为中国是一个崇尚生育文化的民族,绝大多数同性恋已经结婚,或者是准备结婚,或者将来会结婚,结婚以后,并没有减少他们和同性间的性行为,包括一些异性恋也有同性性行为。
记者:这意味着什么呢?
周生建:这意味着在他们当中蔓延的疾病也可以通过异性恋和他们的妻子,向普通人群蔓延。
记者:如果是没有干预呢?
周生建: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说对同性恋人群的艾滋干预最后受益的是普通人群。
招募同性恋志愿者
2003年8月,在参加了张北川教授召开的一次南京同志防艾干预会议之后,周生建向重庆市计生委申报了一个对同性恋的高危人群艾滋干预项目的立项,并得到了重庆市计生委的支持。
记者:茫茫人海,你知道这些男同性恋者他们在什么地方?
周生建:就是刚开始非常非常困难,后来张老师说,给你在《朋友通信》上刊登一个招募启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就起草了一个启事。
记者:招募什么呢?
周生建:同性恋的志愿者。刊登以后,在一个星期之内吧,就来了两个人。
(这两个人是重庆彩虹工作组最初的班底,在他们的努力和重庆媒体的宣传下,志愿者越来越多,经过各方面的严格选拔,固定志愿者30多人。最初,他们开通了两部男女同志热线,由志愿者接听,一部防艾热线,由周生建亲自接听。随后,工作组又开展了“123工程”,即在一座酒吧,两座公厕,三座浴室,安置了安全套售货机,后来又在同性恋者聚集的场所免费发放安全套。)
阻止艾滋病蔓延
记者:这部分人是同性恋人群当中更为敏感的一群人,他们甚至是打击刑事犯罪的对象,你是一个政府的官员,你怎么来对待这个群体?
周生建:我们为这个人群,提供一些人性化的服务,为了阻止艾滋病的蔓延,是针对这种疾病,而不是针对他具体行为的支持。
记者:但是也有人会说,如果你们有机会接触到这部分人的话,也许你们应该向公安部门举报。
周生建:如果举报的话,可能我们认识的这部分人被处理了,我们没有认识的那部分人可能转入地下,采取更隐蔽的方法感染更多的人。
记者:这么多年的艰辛努力,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张北川:希望看到我们都在一起能够笑着谈这个问题,希望看到这不是一个问题了,有那么一天,肯定会实现的,我们都在彼此欣赏,彼此的选择,我们看到了爱得到了尊重,我想那是非常美的时刻。
目前,全国范围内,哈尔滨、沈阳、大连、青岛、南京,西安,北京、成都、重庆、武汉、杭州都拥有了类似的同志工作组。(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