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16日电举世闻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近日又有新发现。据华东新闻报道,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一农民在大汶河里挖沙时,无意中发现一块灰白色“怪石”。据大汶口文化遗址博物馆馆长卢继超初步考证,这块“怪石”为一古代大型食草类动物巨齿化石,很有可能是古大象齿骨化石。由此推之,远古时期的泰山、大
汶河地区,很可能像现今的热带雨林气候。
发现引起大汶口文化遗址文物专家的高度关注。卢继超说,大汶口文化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59年发现至今,其发掘文物中的象牙梳、象牙琮、鳄鱼鳞板等热带动物骨制器物的材料来源一直为考古专家所困惑——地处北方,距今有4600—6300年,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交通运输极不发达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古人是怎样获取到大象、鳄鱼等南方热带动物或其骨骼的?
而今,随着该大象化石的发现,一个千古之谜终于浮出水面。卢继超说,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断定大汶口文化出土文物中象牙、鳄鱼等骨制器物的材料来源并非“他山之石”,而是就地取材。由此推之,远古时期的泰山、大汶河地区,很可能像现今的热带雨林气候,具备供热带动物、鱼类生活、生存的自然条件。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古大汶口人已经学会狩猎,获取大象、鳄鱼等动物食其肉后,用其骨制造成了象牙梳、鳄鱼鳞板等日用器物。(倪青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