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超女”合唱
早报记者 单芸 责任编辑 韩与薇
昨天来自可锐职业咨询公司对职场白领的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管理者表示对目前正在热播的“超级女声”节目不感兴趣。而看好这档节目的人群主要是那些工作不足三年的年轻人。
可锐职业咨询公司负责人卞秉彬先生表示:在1243份调查问卷中,有44.3%的被调查者是工作超过3年的管理层,其中女性管理者占53%。在这些管理者中,有72%的人表示:不爱看“超级女声”。
卞秉彬的分析:上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工作3年以上的人群,往往在职场上位处于管理层。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相对严肃。因此更欣赏严肃性审美和有价值感、责任感强、有资信回报内容的活动。而超女节目夸大、强化个人价值,是将个人价值纯娱乐化的节目典型,和这些职场管理者的价值观念是背道而驰的。
当然,不能排除部分男性职业管理者对超女的认可和热爱。这些男性主要对超女的外表形象、气质特征等表现了特别的关注。
而目前热衷“超级女声”节目的主要是工作年资不超过3年的Y3代。Y3代进入职场后,有着强烈的消费主义情怀,强调个人价值,并有较强的竞争情结。他们追求享受和感观刺激,对于他们而言,上班工作是重要的,而下班后卡拉OK也同样重要。因此Y3的职场性格特点和超级女声节目比较吻合,这也是“超女”在80年代后年轻人中赚足票房的原因。
Y3代:“Y”即英文单词“Young(年轻)”,Y3代主要是指1980年~1983年之间出生的人群,明显的特征是追求“个人主义”,Y1代是指1976年~1978年代出生的互联网一代;Y2代是指1978年~1980年代出生的人群,特征是“消费主义”。
“超女”也“秘闻”?
“超级女声”业已风靡,而“超女”本应引起我们的思考,也早已超越“草根文化”的层面,而进入到“视频时代”一种社会活动方式的深处。总之,对于“超女”现象,不要浅尝辄止,也不要轻易臧否。
然而深层的观察与思索尚未见到,绯闻的炒作却又降临到“超女”头上———近日的报章和网络,已开始炒起其中“第一美女”的“秘闻”来,“挖出”她的拍拖对象,原来是一名当红的“偶像派小生”,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结果又是隐名人“透露”,经纪人否认,制片人王顾左右等等,不外乎风雨迷明星绯闻那一套。
这实在是太落俗套了。一些媒体,笔走龙蛇,已成定式,已囿“模式”。凡有新人出台,便是绯闻加身,除了帕帕拉西,少了红杏出墙,便没有什么“背景”可言。炒到后来,便是老科学家的露面,也来追问他的“数度梅开”。现在超女出来,几个未出道的小女生走红,于是也没有什么新招,套路成自然地来挖小妹妹们的“秘辛”,这真是习惯了,改也难。
再说一遍,“超女”的风靡以及它的运行方式和社会反应,是一个大课题,简单斥其低俗未免冬烘,一味大声叫好也失之浅薄,至于照炒绯闻,就更是低能技穷了。“超女”的意义,既已超越娱乐,就值得深长思之,既不要见事迟,也不要察之浅。
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