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岁月,永远刻骨铭心,不堪回首。
有一段历史,曾经波澜壮阔,难以忘怀。
杀人机、大刀片、地雷和迫击炮;260件文物、80余幅照片、240多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昨日,在人流如潮的“胶东抗战文物展”上,人们或伫立凝视,或埋头沉思,或侧耳倾听。循着那
一件件文物,恍若梦回当年的
烽火岁月。
人们不会忘记:60年前,日本侵略者横行胶东,胶东人民奋起反抗;60年后的今天,不灭的胶东抗战精神已经定格在历史的天空上,成为一种永恒。
有一段岁月永远不堪回首
那是一只已经风干的胳膊,它位于展室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日本侵略者当年的残暴。
“1943年的一天,招远农民王稀堂在行路途中遭遇日寇,竟被鬼子残忍地砍断胳膊。”市博物馆的辛俊玲介绍说:“鬼子离开后,王稀堂把胳膊捡了起来,放回自家的坑洞里,时间一长竟变成了今天的‘标本’。这可是一个活生生的历史见证呐。”
历史不会忘记:1938年2月,日本侵略军3000余人,在日本海军陆战队的掩护下,武装占领烟台。之后兵分两路,一路西进蓬莱、黄县(今龙口)、掖县(今莱州)等地,一路东侵至牟平、威海、文登一带,整个胶东半岛迅速沦陷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
日寇占领烟台后,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血腥镇压,制造了数起屠杀惨案。展厅内,残破的民房、倾斜的城门、累累的尸骨,一件件的实物无不向参观者诉说着侵略者的野兽行径,令人心灵为之震撼。在展厅,有一段烧焦的木头,记载着一段惨案:1941年8月,日寇在莱州东栾家村杀害群众37人,烧毁房屋476间!还有一幅电力杀人机的照片,诉说着侵略者对待革命志士的残暴。辛俊玲说,当年,曾有不少革命志士被该杀人机绞死之后抛进大海……
“那时我还是一名十来岁的学生,曾亲眼目睹日本宪兵队在烟台大街上横冲直撞,一辆日军的军车将一名百姓活生生地轧死。”78岁的胡毅君特意赶到展览现场,她告诉记者:“目睹文物,当年日军的残暴行径又回到了眼前……”
有一段历史曾经波澜壮阔
“爷爷,那是什么啊?”
“这是当年打日本鬼子的枪,爷爷当年就在生产这些枪支弹药的工厂工作过。”
在文物展“胶东兵工厂生产的枪支弹药”实物前,一对祖孙的对话引来不少参观者。老人名叫李智新。听说大展有抗战文物展,已经82岁高龄的老人带着孙子一大早就来到展厅外等候。“我1944年曾在胶东兵工厂工作过,如今见到当年兵工厂生产的枪支,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老人说:“你们不知道,当年让我们感到最痛快的就是兵工厂生产的武器将敌人杀得人仰马翻。”
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日寇胶东的暴行,激起了胶东人民愤怒的火焰。1938年2月,胶东抗战第一枪在雷神庙打响。人们高擎大刀片、土炮和落后的枪支,开始不息的抗争。威海起义、黄县下观庙起义、莱阳小院村起义等相继爆发。在展览上,一米见方的雨褡子,上面竟有被敌人打穿的138个弹孔,可为抗战激烈的佐证。一项统计显示,抗战期间,胶东部队共作战7590次,破袭981次,攻克日伪军据点425个,毙、伤、俘虏日伪军13.45万人。
为配合主力部队作战,胶东百姓奋起抗争,积极配合主力部队歼灭敌人,麻雀战、破袭战、伏击战等战法被广泛运用,胶东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为克敌的坚强堡垒。闻名全国的地雷战,在展览上十分引人瞩目。其中,一只龙口爆破英雄王常茂使用过的埋设地雷的工具箱最为惹眼。据介绍,当年,王常茂背着工具箱,内装各种雷弦装置,翻山越岭埋雷杀敌无数。今天,这只工具箱已经锈迹斑斑,但上面的字迹依然十分清楚: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准备随时打仗。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在参观中,港城市民除表示对侵华日军暴行的愤慨外,更多是从中受到了教育。“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参观者共同的心声。
“通过这次展览,我加深了对胶东抗战史的认识,也更深刻体会到和平的珍贵。”参观展览的军人高勇说。在展厅的出口处,有一张长达18米左右的长卷,这是为观众准备的留言横幅。79岁的王仲秋含泪看完展览后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说,此刻最想说的是两个字:“和平!”
市博物馆副馆长吴洪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牢记历史,是为了珍爱和平。在全国人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烟台举办胶东抗战文物展,是为了铭记历史。日军野蛮侵略胶东、侵略中国的历史是不容忘却的。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教训,倍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面向未来,为烟台的赶超发展贡献力量。”
(完)(记者 郑勇军)
责任编辑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