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在治理污染理念上的转变,“转”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铬渣 铬盐生产中的有毒废弃物
20万吨 至今堆积如山
30年 青岛难治的城市肿瘤
邵师傅是青岛红星化工厂的一名铲车工,厂里堆积如山的铬渣,就是他和同伴们三十年来一车一车堆起来的。而现在,他们又
要将这渣山移走。
青岛红星化工集团铲车工 邵先森:以前是越堆越多,不知道哪年哪月堆到头,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一天比一天减少。
邵师傅说,就为了这一天,三十年来厂领导是没少忙活,一会儿造砖,一会儿制肥,可是渣山还是一个劲儿地长。邵师傅着急,环保局的高局长也着急。
青岛市环保局局长
高原:我当局长,走进办公室,接触到的第一份报告就是有关铬渣的。当时我们的管理就是它超标,我们收费或罚款,按标准可以征收一亿元的排污费,这是企业根本负担不了的。
最终,红星厂的铬盐生产被政府强行停产,邵师傅的铲车虽然停下来了,但是20万吨的铬渣山,让高局长的心里沉甸甸的。
青岛环保局局长 高原:开始我们在同行业中想办法来治理,使了很多办法都不成功,后来我们就思考能不能跳出这个行业。
跳出固有的思路,环保部门才发现废物其实也是资源。2003年,青岛市成立了固体废物管理中心,打破行业界限,搭建资源共享的社会平台。
青岛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主任
吴衍秋:打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固废管理中心就相当于一个心脏,企业产生的废物就是静脉血,企业的处理技术就是动脉血,通过心脏的作用使他们能够循环起来。
老大难的铬渣在这里找到的下家,让邵师傅他们没想到的,竟然是与红星厂近在咫尺的青岛钢铁公司。
青岛钢铁集团烧结厂副总经理 王海波:因为铬渣当中含有氧化钙,氧化镁,它恰好市我们炼铁所需要的添加剂,这样下来我们企业一年可节省40万元。
邵师傅和同伴们现在每天给钢厂运200多吨铬渣,这样的话不到三年的时间,铬渣山就会彻底被清除。而这时青钢自己的废钢渣也通过这个中心找到了大买主。
青岛钢铁集团废钢管理处处长 杨青萍:周围的水泥厂天天都来拉,这样我们就不发愁了,而且每年还给我们带来150多万元的效益。
青岛40家工业试点企业,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0%。
高局长和同事们又开始研究,能不能在招商和生产过程就考虑到对污染的控制。简单地说,就是规划新上项目时,要同时根据它的废物量规划发展下游企业。
青岛着力打造的石化产业集群,预计可以带来300多亿的产值,而“三废”将实现零排放
如今,青岛红星厂又找到了新的位置,他们合资的芳酊项目已经获得了批准,成为了1000万吨大炼油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在这个链条中,他们不必为污染而发愁,因为他们生产中的伴生物就是下游项目的原料。
青岛红星化工厂的邵先森说:等铬渣山消失了,我的心也就踏实了。
青岛市环保局局长高原说:应该在招商、生产的环节中就考虑到对污染的控制。
本台记者岳群认为:变废为宝,需要行动,更需要观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