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在常人眼中,是个不太起眼的单位,但记者日前在山西、广西、江西、四川等省区调查发现,由于长期以来教材教辅被垄断发行,“潜规则”导致一些地方折扣回扣暴利惊人,使得诸如新华书店之类的出版发行单位越来越成为腐败“扎堆区”。
两路回扣 教材采购成了腐败温床
通过对省内数十所高校的财务收支审计,江西省审计厅最近发现高校购置图书私分回扣的问题严重,普遍存在截留私分现象。审计人员发现,部分大学图书购置回扣来源主要来自新华书店和一些直销书商。图书回扣,名义上被称为发行费,回扣比例一般为15%至25%,有的高达30%。
新华书店和直销书商对高校图书发行费回扣一般采取两种形式:其中8%、10%或15%现金返还到学校财务处账上,另外10%左右直接送到学校教务处教材科或经办个人。
决不亏本 行受贿成本转嫁学生
无论是新华书店发行环节,还是高校购书环节,只要有腐败产生,行贿者决不会做亏本生意,总会从各个环节千方百计捞出行贿成本,而这一切最终都会转嫁到购书者身上。
郑南是四川一所师范院校大三学生,他把每年交的学费和书费都做了登记,细心的他发现大部分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材都是大一发下来的,最贵的教材是《世界新闻史》40元,一般的公共课如《形势与政策》,只需要12元,他把三年发的各种教材标价加在一起,也不到500元。郑南告诉记者,他们一年交的书费已经够买下这三年发的教材,但是每年500元的书费学校还是照收不误。
书本垄断 主要原因是体制“虚脱”
记者综合专家分析,归纳出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教材教辅垄断经营,学校财务制度不完善,导致“暗箱”操作频发。
二是监督管理形同虚设。
专家认为,要铲除出版发行界腐败现象的根源,最重要的还应从制度入手:一是打破垄断,走多元化道路。尤其是鼓励民营书业,以及外国资本注入中国图书发行。
二是新闻出版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出台政策,根据教材教辅类图书的印码和销量的多少,在考虑出版社及图书商合理利润的基础上,制定最高限价。
三是实行“阳光操作”。学校每年对当年教材教辅价格进行公示,接受学生、家长监督;每年举行听证会,来确定教材教辅价格。(综合)
案例一:山西临县新华书店原经理高生荣,贪污公款700多万元。
2005年初,高生荣因犯非法经营、单位行贿、贪污罪等多项罪名,被吕梁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案例二:曾任贵州省新华书店教材、教辅发行中心主任,贵州省新闻出版局机关服务中心原副主任的侯福康,贪污受贿470余万元。去年底,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贪污罪判处其无期徒刑。
案例三:曾任湖南新华书店财务部经理兼审计科长的刘彻,贪污千万元炒股,血本无归,造成直接损失1174万元。去年初,被判死刑。
案例四:曾任广西来宾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柳州地区新华书店总经理的伍达仁,因贪污、受贿、私分国有资产,去年底,来宾市中级人民法院数罪并罚,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2万元。
责任编辑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