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力量情系未来
———四方区建起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三位一体”机制
四方区坚持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作为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大力构建社区、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形成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情系
未来”工作品牌。据统计,近3年来,全区14至18岁未成年人没有发生犯罪,18至25岁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下降。该区的这一做法近日在全市推广。
———突出社区这一基础阵地,全面推进社区预防计划
一是健全社区预防志愿者队伍。全区组成了5支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志愿者队伍,共有3000余名志愿者注册,其中包括:由公安干警、司法工作者、律师、法制副校长组成的青少年法律援助志愿者组成的队伍;由社区团干部、居委会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员组成的关爱帮扶志愿者队伍;由医生、教师组成的心理辅导志愿者队伍;由社区优秀青年组成的维权志愿者队伍;由关心青少年工作的离退休同志、社区群众组成的社区居民志愿者队伍。每年寒暑假,社区志愿者举办青少年自护培训班、训练营,采取专家授课、模拟情景训练等多种教学形式,教育青少年认识社会、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犯罪。
二是抓好家庭教育第一课堂。以全区社区家长学校为依托,进行家长引导和家教指导,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了“母与子健康上网”、“亲子同读一本书”、“两代人‘讲文明、树美德’”等活动,有效提高了家长的素质修养及对子女的科学教育能力。
三是大力开展“青少年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针对社区中的残疾青少年、贫困学生等弱势群体,组织实施了“保护未成年人爱心计划”,为100名家境困难和亟需帮扶的未成年人建立了“爱心计划”档案,目前,开展爱心行动150余次、捐款捐物近两万元;成立了四方区“问题青少年”帮教志愿服务团,志愿者与60多名青少年结成了帮教对子;还对全区近2000名闲散青少年,建立了“一人一卡”的信息管理系统,视情对其在生活上解困、学习上帮助、行为上纠偏、就业上扶持;对刑释解教青少年,实施了“回归绿洲”工程,通过切实的帮扶、教育促其悔过自新。
———突出学校这一主要阵地,不断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和防范犯罪的实效性
一是加快建设法制教育基地。建立7处设施齐备、运行规范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其中,水清沟街道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青岛21中学、青岛56中学、四方职业中专,荣获了全国首批示范“青少年法律学校”。同时,该区还与市少年科学院强强联合,建立了“情系未来”青少年教育中心,为青少年法制教育注入新的内容。
二是探索出台法制教育系列教材。该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和实际需要,组织编写了一套结合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及对策的《中学生案例分析简明读本》、《问题学生个案研究专集》、《教子有方———法制教育专集》、《中小学校法制教育教案选编》等法制教育系列教材,免费赠送辖区各中小学校,增强了法制教育效果。
———突出社会这一重要阵地,努力营造青少年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是整合力量、加强对外来务工青年的素质培训。该区以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为宗旨,以四方区外来务工青年团工委为核心,依托辖区有关单位开展了职业技能、营销知识、酒店服务、服装设计、劳动法规知识、美容美发、法律常识等十余个专题的公益性培训,还成立了服务外来务工青年的红叶谷青年中心。另外,整合有关社会力量和资源,成立了服务于社区青少年的新园社区青年中心、服务弱势青年群体的海政法律青年中心、服务喜欢休闲运动青少年的千里休闲青年中心等“青年中心”,以满足青少年的各方面需求。
二是创新开展“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政法部门职能优势,通过在全市率先成立“四方区青少年法律服务中心”、开通24小时青少年维权热线、设立7个街道“青少年法律服务站”和91个社区维权流动宣传站、举办社区法律家长学校等有效载体,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合法权益。一年来,该区有关政法部门共解答与青少年权益相关的法律咨询640余人次,无偿为青少年代理案件81次,为外来务工青年追讨拖欠工资17200余元。
三是下大气力解决容易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突出社会问题。针对校园周边存在的不良“网吧”和不健康书摊等问题,该区组织综治、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联合执法加大了对学校周边秩序的清理整顿,清除非法网吧24家、综合整治不法书摊和治安乱点40余处;加大了学校周边治安巡逻力度,在邻近学校的26处重点路段专门设立治安亭,责任民警24小时上岗执勤,有效维护了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