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妻二人一起清扫马路。 |
   本报特别策划:夏夜因他们而精彩    一天三次“梳洗”城市———凌晨对话马路保洁工夫妇
   他
们是我们生活中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群体。我们无数次步履匆匆地经过他们,又无数次忽略他们。但是,我们又是如此相似,我们常说生活“真累”,他们也是;我们要挣钱养家糊口,他们也是。他们,就是默默无闻的保洁员。今晨,记者走近了他们———    凌晨:第一次“梳洗”
   今晨4时50分,湖北路。天露晨曦,路上还没有多少人,老舍公园里有几名早起的市民,在里面压腿伸腰;一个早餐店刚开门,店员还没有来齐;一个路边报摊开始摆摊了。
   就在这条刚刚苏醒过来的湖北路上,传来了“唰唰”的扫地声。
   扫路者是一名40岁上下的保洁员,很容易接近,记者与之一攀谈,她就笑了:“没什么好采访的,就干这个活”。
   她叫李华美,来自临沂,今年47岁。对于自己管辖的地方,她用手一指:“就是从百盛那边到东边那条南北马路,我不知道那条马路叫什么名。”记者推断,应该是从中山路到江苏路之间的一段,主要是湖北路上,大约千米的范围。
   辛勤:路面要保洁
   “这条路就你自己清扫吗?”记者问。李华美又用手一指身后百米开外的地方:“还有老头一起,在那边。”
   记者发现,两人原来是分工合作,李华美在前面扫,丈夫在后面用簸箕收到垃圾箱中,如果丈夫发现妻子还有没扫干净的,自己再用笤帚扫一遍。
   李华美说,她和丈夫每天要清扫三次,早晨4时清扫一次;中午12时一次;下午3时一次。早晨一般要从4时清扫到6时30分,大约需要两个半小时。
   “有时需要的时间长,因为有时刚刚扫过,又有人扔纸花在地上了,需要再回头扫一次。看到有纸花不扫,心里过不去。”丈夫吴许生说。
   期盼:供儿上大学
   两人来青岛工作一年了,在这里租了一个房子,每月收入1000元,但是,花销再省也得付出这些:每月房租130元,吃饭300元。
   “我们能省就省,毕竟在这里比在家里种地强多了。”丈夫吴许生说。
   “我们这么辛苦地干活,就是为了儿子啊!”李华美说,“儿子今年该上高三了,明年就要考大学了,我和他爸得多挣点钱,为他做准备了。”
   在说到儿子时,李华美一脸高兴。而丈夫却苦笑着说,“就怕他不争气啊,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回家种地吧。”
   记者与两人是分开攀谈的,两人一直相隔百余米。在记者与老吴交谈时,老吴停止了工作,被前面的妻子看到了,催促道:“快点扫!”
   记者于是与他们两个告别了。5时30分,人多了起来,干净的马路上,人声中,他们的扫地声听起来弱了不少。记者巩合生朱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