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陌(青岛大学旅游学院) 国门开放不久,洋节便来了,而且来势凶猛,如火如荼。如今,城市人把过洋节视为一种时尚,白领小资一族更是趋之若鹜。在异常红火的洋节市场面前,中国的传统节日显得有点灰头土脸,这势必要触动灵敏人士的经济神经,甚至是民族文化神经。
&n
bsp; 作为一个民族的盛典,节日往往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积淀着民族特有的信仰、伦理、情感等内容。西方的节日大多同宗教有关,或者说是宗教的产物,固有神圣的一面。文艺复兴运动之后,人本主义昌盛,人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节日在支撑着一种信仰的同时,逐渐承载起更多的娱乐休闲功能。因此,洋节呈现出自由和浪漫的色彩,体现着追求快乐、享受生活的本质。 中国的节日则不同。中国是一个历史上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民族,以农为本的经济结构以及建立于其上的宗法制度,使中国人的信仰带有更多的现实色彩,由此衍生出了以伦理道德为内涵的节日,其第一要义并非欢娱玩乐,而是传承伦理道德。中国的传统节日与其说是节日,不如说更像是一种仪式———讲究内敛、秩序、正式、隆重,却忽视了其中的个人。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给予一种仪式以最高的礼遇便体现于所谓的“生活的艺术”———比如饮食,比如衣饰等种种。自古如此。中国在近现代还曾经历过一段较长的物质短缺时期,那时,节日则担当了一种改善物质生活水平的职责,“工具”色彩尤为浓重。
外来的洋节开始在国民大众的生活之中扮演起特殊的角色,并以浩大的声势掀起一轮又一轮节日消费狂潮。与此同时,中国本土的节日却尴尬地游走于大众视线的边缘,在冷落中失色。这种鲜明的比照确实刺激神经,不过也是事出有因。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曾对此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水平之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的有些累。”当今社会的文化特征,从大的方面说是国际化,文化交流日渐频繁,文化的地域界限在逐渐模糊;从小的方面说是个性化,删繁就简、领异标新成为新的消费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在加快,社会压力在加重,自然希望能有一些生活的“调剂品”以舒解紧张疲惫的情绪。洋节便充当了这样一种角色———更强调个性化和休闲,更注重精神交流的文化特点,使得简单的一餐、一束鲜花、一场电影就足以成为寄托情思的载体。
过洋节并不代表崇洋媚外,也不代表数典忘祖,只是倦怠的现代人寻求心灵慰藉的一种方式。因此,情人节抑或圣诞节的市场营销活动该搞还得搞,而且应该搞得有声有色。那些把洋节流行看作是西方文化侵略的人们也不必忧心忡忡,洋节注定成不了中国人文化生活的主流,文化交流和文化变迁实属正常现象,文化吸收是具有自动选择机制的,事实上,在中国流行的洋节,原有的宗教、政治色彩早已淡化,留下更多的是一些人类文化中共性的东西,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甚多契合之处,像复活节就不可能受到国人的青睐,因为它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我想,国人绝不会因有了洋节而诋毁或是排斥中国的传统节日,因为每个人的心底都会留存儿时过节的种种美好回忆———那种浓浓的亲情、乡情以及团圆、美满的氛围。显然,我们不能把传统节日的失色归罪于洋节。也许因为是我们自己固有的节日,我们没有对它给予足够的关注,没有对其形式和内涵给予及时的发展变革。诚如一位智者所言,中国传统节日“不该是古化石和历史遗留物,而应是把过去引向未来的文化财富”。据媒体报道,中秋节、端午节休假制已在酝酿之中,这或许是传统节日复兴、文化财富增值的喜人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