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据法制日报报道,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的大街小巷,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找到做开锁生意的人。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开锁业在给“马大哈”们解决燃眉之急的同时,也因其无法可依、无资格审查、无章可循、无登记备查制度,而显得监管无力,导致犯罪分子利用开锁技术实施盗窃等犯罪活动不断发生
。 只要给钱不问身份 记者日前到3家经营开锁业务的摊点,假称防盗门的钥匙丢了,请师傅帮忙打开。几家老板都爽快地满口答应:“没问题,50元包开。”并立即叫人随记者去开锁,没有要记者提供任何身份证明。 开锁行业全靠自律 “这是我们的行规,否则就会砸了自己的饭碗。”一开锁人如是说。这位开锁人的公司是在110报警台登记的。由于一直没有行业规范,一些约定俗成的“行规”便成了行业唯一的“标准”。“开锁技术一靠师傅指点,二靠自己揣摩研究,完全靠职业道德自律。”他说。 行业混乱无法可依 近几年来,因利用技术手段开、修锁而发生的盗窃案件以及民事纠纷呈成倍增长趋势。其主要原因:无法可依。庆幸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中明确规定,开锁业纳入特种行业管理,但此法不知何时正式颁布实施。无资格审查。工商管理部门在办理营业执照时,很少查验技术证书、资产、设备以及法人资格和从业人员资格。无章可循。业内人士反映,他们有一“行规”,即请求开锁时,应有邻居和保安(物业人员)在场。但就是这样也难免纠纷,如夫妻离婚后门锁已换,一方请求(谎称钥匙丢失)开锁,邻居也来证明,但另一方却报警称家中被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