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生机蓬勃的土地!鳞次栉比的楼宇,往来不息的车流,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走进胶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每一位客人,都会被这里如火如荼的生产建设场面和奋发向上、干事创业的热忱所感染。
胶州市外经贸局最近提交的一份经济分析报告显示:开发区已成为胶州全市
对外开放高昂的龙头、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今年以来,获得省级开发区先进单位、江北出口创汇第一区的胶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建设用地紧张、招商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创造出一个个超越式发展的奇迹。今年1到7月,新签约内外资项目39个,其中过千万美元外资项目2个,过亿元内资项目3个,过5000万元的内资项目4个,实际利用内资1567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出口创汇29950万美元。“我们已进入了第三次创业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书记杨波坦言:“开发区必须创新思维、突破瓶颈、增创发展新优势,才能进而在园区建设、大项目引进,打造亮点精品园区上求得突破。”
创新思维力破招商瓶颈
对于开发区来说,可利用平整建设用地越来越少,土地制约瓶颈凸显。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原规划范围内再造发展新优势,胶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思维,通过搬迁园区小企业、包装废弃地、移动高压线等手段,再造可利用工业区2260亩,破解了制约招商引资的土地瓶颈。
年初,开发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聘请省规划设计院、天津大学对开发区工业园进行重新规划、全面整合,与周边形成一个包含胶州湾工业园、海尔工业园、澳柯玛工业园在内的14平方公里的大工业园区,整合提升园区建设档次,实现园区有序、可持续开发,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一流的精品园区。
内部挖潜,做好剩余建设用地再利用的文章。一方面收回了开发不理想,建筑密度不高、投资强度不大的泰旭工业园,集体搬迁园区内的养殖场、砖窑场等21家中小企业所占有的建设用地,腾出空间招大项目。另一方面进行土方回填、线路改造,对低洼非耕地进行重新包装。云溪工业园东南侧的土方回填工程,目前已基本结束,通过土方回填可造地40万平方米。通过与省、青岛市供电公司协商,投资600万元挪移了一条22万伏高压线,线下400亩土地变活地,已有多家客商表达了强烈的投资意向。
开发区还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在园区达到“六通一平”标准后,根据开发区地势较低的实际,充分利用临近胶州市污水处理厂的优势,聘请省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对整个园区的地下管网重新进行设计,投资1300多万元建设地下管网,14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全部实现了雨污分流。
寻求突破铸造精品园区
“项目是开发区的生命线”。今年以来,开发区不断在大项目上做文章,奉行“规划定方向、项目定土地、投入产出密度定面积”的招商原则,规定每亩投资强度必须达到200万元以上,建筑容积率达到70%以上;产业链招商,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税收高、产品关联度高和产品附加值高、投资强度大的“四高一强”大项目的引进力度;突破地域界限,强化对欧美的招商。
大项目引进实现突破。进入7月份以来,一股新的招商引资热潮在开发区蓬勃兴起,大项目蜂拥而入、结伴而来。投资8000万元的奥体包装项目于7月5日正式签约,由四川新希望集团投资1.5亿元设立的琴牌奶业项目也于7月18日正式签约,7月25日西萨摩亚华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会通过了关于在开发区投资3000万美元设立高档办公文具及精密模具项目的决议,总投资3亿元的青岛捷能汽轮机项目也已达成了初步投资意向。同时总投资1.2亿元的海尔新材料二期项目、增资2500万美元的青岛昌新鞋业有限公司拓展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
产业招商实现突破。开发区根据自身的产业优势,坚持″产业+基地″的思路,初步形成了以海尔(胶州)国际工业园、澳柯玛数码科技为主的信息电子产业和电子配件产业,以青岛昌新为主的运动鞋产业,以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为主的集装箱制造和以青岛信五、信一皮革为主的皮革制造四大产业。随着产业集群的出现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落户,一些企业纷纷把自己的研发中心也建在了开发区。目前开发区共引进艾默生研发中心、海尔新材料研发中心、海尔(青岛)科大纳米技术实验室等四个重点研发中心、20多个实验室。
欧美招商实现突破。今年开发区在欧美项目招商上实现了突破,加强了与美国永联中介公司的联系,并由加拿大商人丹尼尔·詹森担任欧美招商代理,目前投资3000万美元的加拿大因特包装项目、投资500万美元的美国家具项目等4个欧美大项目正在洽谈中。
“绿色通道”营造和谐园区
6月份,加拿大商人丹尼尔·詹森带着加拿大因特包装项目投资商一行到胶州开发区考察投资环境,他被这里完善的配套设施、高效的政务环境以及和谐的社会环境所吸引,主动提出要做开发区的欧美招商代理,宣传推介开发区,为开发区介绍新客户。8月3日,胶州市政府发聘书正式聘他为胶州市经济顾问。
这就是对开发区“服务就是生产力”观念的真实写照,这两年,他们不断转变作风,提档升速,全力打造一流的招商引资软环境,营造和谐的环境,真正做到“亲商、爱商、为商、富商”,真正实现以商招商。
为了把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开发区制定了企业走访制度,坚持分管领导每两周走访一次,主要领导每月走访一次;成立了由副局级干部组成的大项目跟踪服务小组,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对重点项目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优质服务;同时建立起“项目引进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项目投产经常性服务”体系。项目达成意向时,施工用水到位;项目签约时,施工用电到位;项目开工时,服务责任人到位,配备一名副局级干部督促指导项目建设,确保不因土地证、规划建设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手续问题拖延开工;项目投产后,经常性走访与跟踪式服务到位。
优质的服务环境、完善的服务体系,使开发区赢得了客商的普遍青睐,一些龙头企业纷纷追加投资。2005年3月份,青岛昌新鞋业有限公司增资2500万美元,扩建厂房17856平方米,新上高档耐克鞋生产线11条,目前资金全部到位,工程预计10月份竣工。伴随着昌新的这第八次增资,目前该公司注册资本达2900万美元,总投资达6004万美元,是建厂之初投资总额的14.3倍。除此之外,还有海尔新材料、海永利数字网络等5家企业分别增资,共增资近1.8亿元。
开发东部再造发展优势
作为开放的前沿阵地,为了让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开发区积极营造仿真的人居环境。他们曾根据区内韩国投资商众多的实际,引进外资1500万美元,建成了集餐饮、娱乐、购物于一体的韩国城,以此为依托,开发建成了档次较高的景光花园等住宅小区、庆会楼等大型餐饮娱乐场所,并有韩国风情一条街提供休闲和娱乐,使韩国投资商一到开发区便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随着对欧美招商的不断突破,大项目的不断引进,企业自身规模的不断膨胀,开发区充分认识到现有的配套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外商、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一方面外商和外来务工人员迅猛剧增,目前为止,开发区的流动人口已经达到了2.2万人,到2005年底仅青岛昌新鞋业有限公司一家外来务工人员就将增至1.1万人。另一方面开发区的商贸、餐饮娱乐等服务业主要集中在西部城区,而东部三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针对这种情况,开发区积极借助胶州市加快建设中等规模现代化开放城市的契机,实施东部新城区战略,把村庄改造纳入开发区整体规划中,纳入到东部工业聚集区的建设中,立足长远,超前谋划,统一布局,聘请天津大学对七个村进行全面规划,建设集商贸、住宅、学校、卫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东部新城区,打造现代化的新农村。目前全区七个村庄的总体概念性规划已经完成,整个东部新城区建筑面积达到500多万平方米。同时沿204国道、兰州东路、太湖路等主要路段,大力开发网点房和商住房,发展餐饮、娱乐、零售等第三产业。
东部新城区的建设满足了城乡结合部村民的不断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对村庄进行整体改造,实现村民变市民、村庄变社区、村委变居委,全力打造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东部新城区;同时通过整体改造,打造了开发区企业的“后花园”,为落户企业的外商和务工人员提供一个住宿、娱乐、休闲的好地方。东部新城区的建成必将使对外开放的窗口———胶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赢来又一个明媚的春天。梁学勇刘洁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