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本国宪法第7条,解散众议院。”日本东京当地时间8日晚7时04分,日本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在众议院全体会议上朗读天皇诏书。
小泉解散众议院的起因是由于在当日下午进行的参议院表决中,小泉改革的核心———邮政民营化相关法案以108票赞成、125票反对被参议院否决。在日本现行宪法历史上,众议院至
今共解散19次,但以重要法案在参议院被否决为由而解散众议院则是第一次。根据临时阁僚会议的决定,本月30日各党公示候选人,9月11日举行大选。自民党是否因此彻底分裂?民主党是否能趁机夺取政权?日本政局进入了难以预料的动荡时期。
自民党分裂已不可避免
对于小泉来说,实现邮政民营化是其几十年来的政治理想。登上首相宝座后,他更将其作为“小泉改革”最核心的问题,并在今年4月向国会提交改革法案。可以说,除了“邮政民营化”,小泉对其他任何问题都失去了兴趣,对“争常”这等大事竟也不闻不问,只顾全心全意地推进邮政事业民营化。
但法案的推出遭到前众院议长绵贯民辅、前经产大臣平沼赳夫等实力派人物的坚决反对,对立两派展开了激烈的内部斗争。
在上月5日的众议院表决中,除去在野党的反对票,自民党内就有37名众议员投反对票、17人缺席或弃权,使该法案仅以233票赞成、228票反对的微弱多数艰难通过。随后,对立两派又开始在参议院进行游说。小泉多次威胁说,如果法案被否决,就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
本来,在法案被参议院否决的情况下,还存在重新返回众议院进行二度表决或成立众参联合委员会进行协商后再表决等多种选择,但小泉认为法案被否决即意味着“倒阁”及对改革的否定,坚持使用首相权限,解散众议院。对此,自民党内不少人批评小泉“滥用职权”,认为“在参议院被否决,却立即解散众议院的做法完全不合逻辑”,在野党甚至指责小泉这一行为是“前所未有的暴举”。
从今天的表决结果看,小泉解散众院的威胁没有奏效,邮政民营化的反对派最终占上风。自民党参议员反对人数达到22人,缺席、弃权为8人。针对邮政民营化法案的攻防战已经不可避免地导致自民党的分裂。
民主党的天赐良机
今年是自民党“结党”50周年,但党内已有人担心2005年会成为自民党“解党”元年。无论是自民党内的反对派也好,支持派也好,恐怕除了小泉没有人愿意解散众议院、重新举行大选,联合执政的公明党也对此多有抱怨。但这是日本宪法赋予首相的权力,众议院480名众议员随着小泉的一声吆喝集体“下岗”,不得不在酷暑的8月为重新戴上那颗标志议员身份的红徽章而重返各自的选区进行竞选演讲。
这次选举被称为“自民党的分裂选举”,不仅因为围绕法案形成了对立的两派,还因为自民党中央决定对那些“造反”的议员进行惩罚,不承认他们自民党公认选举人的身份,表明不会在选举区内对他们进行支持。对此,反对派大佬、前政调会长龟井静香和平沼赳夫等已经开始商讨成立“新党”的可能性。如果另立山头,结成新党,将标志着自民党的彻底分裂。
有分析认为,自民党在这种矛盾重重、派系丛生的状态下进行大选,很可能会遭到失败,即使加上公明党的席位,也未必能超过半数。小泉宣布解散众议院后,前首相森喜朗、自民党参议员会长青木干雄及联合执政的公明党干事长冬柴铁三分析认为,“邮政解散导致自民党难以维持政权”,“在亚洲外交无成果、加入常任理事国的外交行动陷入僵局的情况下,因‘内乱’导致的总选举恐怕很难得到选民的支持”。连首相官邸的人士也对选举表示悲观。
对于在野的民主党来说,他们认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是1993年细川护熙非自民党政权以来的一次天赐良机。在自民党面临分裂的时刻与其进行交锋,民主党认为胜算相当大。民主党准备在年金改革、消费税、对亚洲外交、联合国外交等全局出发,与自民党形成抗争。民主党党首冈田克也称:“政权交替的时间提前到来,我们表示欢迎。我们不会错失良机。”据称,民主党已经针对众院大选在290个小选举区内推举了候选人,摆开一副志在必得的决战架势。也许,这次大选将实现日本的政权交替,民主党“冈田政权”会应运而生。
日本政局发展的几种可能
从目前情形看,重新大选的前景此刻并不明朗,但存在几种可能性。第一,自民党和公明党在众议院大选中获胜,议席联合过半数。这样,小泉有可能继续做首相,摒除党内反对势力,继续推进其主张的邮政民营化。第二,自民党分裂,新党成立,自民党获议席最多,但联合公明党也不过半数,就可能要寻求与新党联合,此时新党必然提出小泉下野作为条件。第三,自民党大选输给民主党,民主党单独过半数,成为执政党,影子内阁正式登场。第四,民主党议席最多,但未过半数,民主党与从自民党分裂出的新党或在野的共产党联合执政。
有分析认为,面临大选,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获取选民支持,小泉选择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的可能性在增加。也有意见指出,利用参拜靖国神社等行为来挑起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已经无法迷惑日本国民,这只会徒然使已经走上歧路的日本亚洲外交受到更大的损害,也会给民主党提供更多攻击自民党的口实。
本报东京8月8日电
作者:本报驻日本记者 裴军
责任编辑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