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今天是立秋,按照我国北方一些城市的习俗要吃肉食,即“贴秋膘”。
过去民间对节气有许多讲究,多数又与吃和防病有关,这与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无关系。“民以食为天”,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所以华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
伏天人们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清朝时,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当然大多是称小孩),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除了“贴秋膘”,四川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青岛莱西一带则流行立秋吃“渣”,用豆沫和青菜做成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