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年来,北京城市快速发展,人口随之高速膨胀。目前,北京常住人口已接近1500万,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平均每年增加30万人。人口规模的高速膨胀给资源环境带来了沉重压力,业已成为首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看待北京越来越突出的人口问题?未来5年,北京应该敞开大
门发展,还是对进京户籍实行严格限制? 在昨天举行的首场北京市“十一五”规划市民建言会上,来自不同行业的40位北京市民,针对北京的人口问题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5条建议观点比较集中
其一,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出京就业。不少市民代表在发言中提到,外地学生毕业留京是人口膨胀的一个主要根源,建议国家给予到京外就业的学生一定的安家费、住房优惠政策等。北京人口减压,应注意疏通出口,不仅仅考虑外地人进京,还要通过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北京人出京,如鼓励京籍考生报考外地院校,鼓励有志青年到大西北发展等。
其二,鼓励老人出京养老。据统计,目前,北京市60岁以上的老人总数接近200万人,占城市人口的1/8,到2025年,大约每3.5个北京人中就有1位老人。“在北京周边地区应建立老人宜居城市。”北京市人大代表臧铁军在发言中建议,应当考虑在北京周边的海边或有山有水的地方建一座老人宜居的城市。
其三,彻底清除北京五环内的“城中村”。2008年以前,北京必须彻底清除五环内的“城中村”,加强对集贸市场的管理,对非法外地务工经商人员实行严格清理。
其四,把充沛的资源配置到周边落后地区。一些市民在发言中建议,将一些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验室、工业企业搬迁到周边地区或落后地区,既能减少首都人口、资源压力,也能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应通过建设新城和周边城镇建设来缓解北京的人口压力。
其五,对在京务工外地人员实行市民待遇。对在京务工外地人实行市民待遇,建立平等的社会保障机制,成为今天许多市民代表的共识。市民代表、朝阳区卫生监督所副所长杨宏杰说:“从宏观上来说,北京应该建立公平的流动政策,外地人口可以自由出入北京,本地人口可以合理地向外分流。同时,应建立公平、平等的社会保障机制。”
4类“限制”意见待商榷
针对“北京人口膨胀问题”,一些市民建言采取限制措施,引起各方关注和争议。如:一些市民提出,“政策管理是关键,对进京户籍应实行严格限制,形成严密的管理机制,对人口总量加以限制。”“针对不同行业特点,规定使用本地人员的比例,减少雇佣外地人的工作机会,北京的家政服务及餐饮服务应由本市下岗人员承担,减少低素质人员进京。”“提高北京生活成本,提高水、电、气价格,提高吃住成本,提高出租房标准,从而限制低收入外地人进京。”“把北京西站、北京站、北京北站迁到郊区,把环城铁路与国家铁路衔接,临时停靠列车和换乘旅客不需要进市区,减少过境流动人口对市区的瞬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