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是咱济南人,他的故居在哪里?“众里寻他千百度”,记者今天终于在济南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村南找到了“辛弃疾”。建成6年多时间以来,这座纪念馆已因位置偏僻、故居味不足、年门票收入太低而日渐困顿。
今年是辛弃疾诞辰865年。今天,记者从济南泉城广场乘车30余公里,赶到济南历城区遥墙镇中心
,然后又沿乡道打听着往镇中心东南方向寻觅了约5公里,终于在遥墙镇四风闸村村南、大张村村北、马家村村东的庄稼地里找到了“辛弃疾”。
1996年6月,济南历城区政府决定由区文化局在四风闸村南动工修建辛弃疾纪念馆,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占地29.3亩,整体建筑风格仿宋,内有稼轩雕像、碑廊、展室、纪念祠、议事厅、稼轩书画研究院等建筑。1998年10月16日,纪念馆迎来首批游客。
“辛弃疾”回来了,还有多少人惦记着他?1998年年底结算时,每张10元的门票一共卖出去40多张。2004年,全年门票收入总算“涨”到了3000多元。这几千元的门票收入加上区文化局拨付的300元/月的办公经费,既要养活纪念馆8名工作人员,还要挤出一块经费进行馆舍修缮。事实上,因为没有维修资金,纪念馆建成后从未进行过修缮。碑廊红色门柱上龟裂的油漆似掉非掉,石膏做的辛弃疾雕像积满了厚厚的灰尘,各展厅的门锁已经锈迹斑斑……
而在辛弃疾曾侨居的江西省铅山县,当地群众在县城中心广场上修建了宏伟的辛弃疾塑像;在辛弃疾多次游览的鹅湖山下,先前修建的“鹅湖书院”解放后被妥善修缮保护;辛弃疾钟爱的“瓢泉”所在的八都乡,现已经更名为稼轩乡。因为辛弃疾故后葬于铅山县阳原山麓,当地群众甚至已把辛弃疾看作铅山县人……
“辛弃疾”在济南缘何遭受如此冷遇?据遥墙镇文化站负责人介绍,历城区政府1987年就在四风闸村立了“辛弃疾故里”石碑,但选址该村村南开建纪念馆后,却因位置偏僻,门可罗雀。记者注意到,通往纪念馆的几条小道上几乎没有任何提示路标,外地游客很难自行找到。文化部门有关专家认为,纪念馆缺乏文化底蕴,碑亭塑像、展馆厢房也没有体现出故居韵味,以至于提起辛弃疾,市民想到的差不多还是1961年建在大明湖畔的“稼轩祠”。
据纪念馆负责人介绍,辛弃疾纪念馆2年前开始往外推介观光旅游式酒店开发、旅游景区开发等建设项目,拟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招商引资,旅游、餐饮、教育等皆是首选招商项目。来考察的人很多,但真正动心的人很少。一位商家考察后摇头:纪念馆位置太偏,交通不够通畅,宣传推介工作落后。
几个月前,就在辛弃疾纪念馆愈发困顿的时候,青银高速公路工程开建了。这条高速公路贯穿遥墙镇,其中一个进出口就设在四风闸村不远处,这对藏在旮旯里的“辛弃疾”来说,是个好消息,盼望在“沉睡”的“辛弃疾”能“醒”过来了。(记者
马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