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薄克国 武宗义 报道
本报青岛8月3日讯 一家三代12口人中,4人下岗失业,一人因工伤致残,然而,就是这样家庭中的一位老人省吃俭用,靠每月千元出头的退休金,免费办起了家庭书屋。今天上午,在青岛市民金平安家,谈起自己连续18年免费开办“平安家庭书屋”的经历,老人脸上充满了欣慰。
今年72岁的金平安是原青岛市邮电局退休干部。1987年,他自掏腰包购买图书,在家里开办了书屋,免费供社区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借阅。书屋最初只有100多本书,社区组织青少年活动时,老人就用纸箱装着搬到院子里,免费借阅。根据孩子们需要,老人逐步扩大买书范围,本地买不到的,就从外地邮购。
起先,买本书不过几角、几元钱,现在价格已上涨了数倍甚至数十倍。老人告诉记者,自己一家三代12口人,三个下岗的,一个失业的,一个因工伤致残的,而他的退休金每月只有千余元。为了办书屋,老人不吸烟、不喝酒、不吃零食,把省下来的钱都买成了书。如今,书屋拥有伟人传略、英模故事、科普知识、文学艺术等各类图书5000多册。来书屋借书的青少年遍及青岛市内四区。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学完课本上鲁迅的文章后,想了解鲁迅的生平,金平安帮他挑出来一大摞鲁迅著作。这名小学生花了一上午时间,自己整理出了一份鲁迅生平简介。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镇江路小学学生王亚楠想了解红军长征的故事,老人就建议他读长篇小说《地球上的红飘带》。还有的孩子在老人的影响下,成了“小书迷”……
为引导孩子读好书,金平安利用节假日多次组织孩子们在书屋举办读书报告会,开展各类知识竞赛,辅导孩子们写作。18年中,他辅导的32名学生在全国中小学生“让精神世界更美好”等专题读书竞赛中获奖。他本人12次获得园丁奖和优秀辅导员奖等奖项;今年6月,又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称号。
采访中,金平安多次“强调”,办书屋是为了回报社会。他告诉记者,只要身体可以,就坚持把书屋办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