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下午,市卫生局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训班,从而启动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新出台的标准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房屋、人员、设备、业务要求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了门槛,“六位一体”功能得到突出和完善。
标准化建设推进社区卫生
 
; 据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自1997年开始社区卫生服务试点、2000年全面推开以来,社区卫生服务稳步发展。到目前,全市已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12所,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61所,为方便群众就医,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新型医疗服务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房屋面积、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功能发挥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
为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管理,近日,市卫生局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有关规定,首次制定了《青岛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试行)》。
记者发现,我市新出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部分指标高于国家、省有关要求,特别强调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功能的完善。
据悉,今后我市将依据新的标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重新评定,不符合标准的将被摘牌或降格。
服务中心强化“六位一体”
新标准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以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设置,服务人口约3万人,服务半径步行10—15分钟。对于新建居民小区,城市规划中应预留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需用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选址需远离托幼、中小学校及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等且相对独立。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用房使用面积不应少于400平方米,要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及无障碍设计要求,功能科室布局合理,污水污物的处理须符合环保部门的要求,并取得相应合格证件。
为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的发挥,新标准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有全科诊室、治疗室、急救室、健康教育室、信息资料室、康复室、计划免疫室、妇儿保健室、药房、化验室、口腔防治科、X光室、B超室、消毒供应室等,并对每一个科室的设置标准作出了具体规定。例如,康复科要配有颈椎牵引设备、针灸推拿用具以及理疗设施、运动康复和作业康复设施等;急诊(救)室要配有急救车(箱)、氧气瓶、电动吸引器、洗胃机、抢救床、人工呼吸机(或呼吸球囊)、气管插管、心电图机等。
新标准还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辖区人口每万人至少配备2名全科医师,全科医师与社区护士之比不低于1:2,至少配备1名中医师,在全科医师资格认可制度尚未普遍实施的情况下,暂由经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临床执业医师或中医执业医师承担。至少配备口腔医师1人、康复治疗技师1人、药剂人员2人、检验人员1人等其他技术人员。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除医疗服务外,新标准特别强调了预防保健,共包括九方面:一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进行社区诊断;二是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与寄生虫病的健康指导、行为干预和筛查,以及高危人群监测和规范管理工作;三是负责辖区内免疫接种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四是提供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以及低保人员等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五是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六是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七是开展临终关怀与社区康复服务;八是开展计划生育咨询、宣传并提供适宜技术服务;九是提供个人与家庭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服务站发挥补充作用
新标准规定,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区域,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补充,服务人口以1—2万人口为宜,服务半径步行10—15分钟,业务用房使用面积不应少于100平方米,至少设有诊断室、治疗室与预防保健室,有健康教育宣传栏等设施。
社区卫生服务站要具备开展一般诊疗以及基本预防保健所需的常用设备;开展中医服务的,还应有针灸器具、中药橱等必备设备。同时,要配置心电图机、急诊箱、消毒设备、给氧设备、常规化验设备等。(王丽艳赵军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