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衷心感谢你的关爱,你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是一位备受尊敬的人,受益的我会记住你高尚的举动。好人
一生平安……”,这是一位七旬老人对帮助过他的人,极其认真的谢意和鼓励———这致谢卡,你得到过吗?
这是一张署名“受益者”的“致谢卡”。收到这张卡片的晚上,公交车司机房元玲不觉心头一暖,看着卡片上普通而朴素的几句话,几句对文明之举、对细微帮助触动心弦的理解和告白,眼泪在司机小房的眼眶里打转。
送卡片的是一位年届七旬、腿脚不太方便的老人,他坐过几次小房开的5路车。在得到了小房几次搀扶之后,老人特别认真地给她捧上这么一张致谢卡片。开了二十多年公交车,曾搀一把、扶一下帮助过的乘客无数,被人这么认真致谢,还是第一次。
经过
举手之助老人用心感谢
7月28日下午4时许,一名瘦小的七旬老人在水清沟车站登上了5路车,房元玲对这个老人很面熟,知道他经常乘坐这一班车。见他行动不便,她赶紧拉上手刹,搀扶着老人上车,并请乘客给老人让出了一个位子,让他坐在自己的旁边。
车到终点站火车站时,房元玲见老人最后一个下车,赶紧上前搀扶。下车后,老人拉住房元玲的手,双手将一张卡片送到她的手中说:“闺女,你对我太好了,本来想给你写封表扬信,儿子说我太老土了,我想了很久,就设计了这张卡片谢谢你。”
老人还表示,这张卡片他不会随便送人的,只有碰见真心真意帮助别人的人,他才会送上一张,这对做好事的人是一种鼓励。由于车站太吵,房元玲还以为老人送了她一张名片,等她回过神来,老人已经走远了。
记者体验
老人没有夸错她
昨天,记者专门登上房元玲驾驶的5路电车,“暗访”感动了老人的小房。在每一个车站,记者看到,几乎每一名上车的乘客都会收到她热情的招呼。行致长途站时上来两名外地老人,房元玲看他们满头大汗,赶紧招呼乘客扶他们坐下,一名中年男子很爽快地和同伴让了座。
车到承德路时,一名拄着双拐的残疾人上车很困难,房元玲招呼他不要着急,刹住车后搀扶他上了车,请乘客让出车门处的座位,便于残疾人放腿和拐杖,残疾男子连连道谢。到了终点站,又是司机和乘客帮助残疾人下了车,多名乘客对小房竖起了大拇指。
市民
美德需要这种鼓励
见过这张“致谢卡”的人,对卡片都猜测纷纷:上面几句简单的话,老人可能琢磨良久;琢磨出来这些话之后,行动不便的老人还要到印制名片的地方印出来;这些卡片老人不可能见人就发,而只会发给帮助过他的人。除了公交司机小房,还有谁得到过这种卡片呢?
知道“卡片的故事”的人都特别认同一点:美德真的需要一点鼓励。
家住瞿塘峡路的刘跃云认为,具有美德的人太可贵了,他们就像火种一样需要保护。
家住洪山坡的陈科认为,虽然不一定采取这种方式,但别人对自己有帮助的时候一定要说一声谢谢。在公交车上他经常给人让座,受让的老人微笑着连连道谢,让他的心情也很愉快。记者曹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