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联盟”之所以四遭“挫折”或“重创”,与它们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奉行的政策和策略有关:触犯成员国;愚弄成员国;使用投机手段;违反国际民主化原则;冲击协商一致原则。———吴妙发
最近,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又增添三个不利于“四国联盟”的要素。
一是“团结谋共识”正式向第59届联大提
出要求增加10个非常任理事国的决议草案,使“四国联盟”欲求必得的数字天平上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砝码。二是“四国联盟”和非盟寻求妥协的谈判进程颇不顺畅,欲把非盟这一“大票仓”的全数53票纳入“四国联盟”很难如愿。三是使“四国联盟”“惊慌异常”的是,美国代表竟亲自出面,与非盟代表在纽约开了一天的“闭门会议”,对后者施加影响,这是继美国欲拆散“四国联盟”之后,阻断“四国联盟”和非盟达成妥协的又一招狠招。
上述三要素或构成“对峙”,或形成“挫折”,或成为“打击”,均对“四国联盟”造成“包围式的狙击”,使其“入常”前景越加渺茫。
“四国联盟”中有的国家原来咄咄逼人的言词被“悲观”表述所代替;有的原来声称“四国可得130票,而且这一数字正在稳步上升”,现在更正为“要想得到128票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有的寄望美国不堪重压改变现有立场。
“四国联盟”之所以四遭“挫折”或“重创”,与它们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奉行的政策和策略有关。首先,触犯成员国。四国一开始就毫不顾及联合国的团结,毫不考虑联合国须进行多方面改革的全局,挟持联合国成员国服从它们成为“新常任”的时间表。其次,愚弄成员国。“四国联盟”中的日本对自身所犯战争罪行不进行真正忏悔,利用不少当时尚未独立的非洲和拉美国家不甚了解两次世界大战历史的状况,采取欺骗世界舆论的手法,辅之以金钱手段,企图强行取得入场券。第三,投机手段。“四国联盟”中有的国家对战争罪行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在“入常”问题上赢得了同情;有的国家在地区事务上有重要影响,对和平做出了贡献,它们的“入常”努力也赢得了不少国家的肯定。但是它们出于单个国家利益、急于“入常”的主观意愿,同声名不好的国家捆绑在一起,被拉下水。第四,违反国际民主化原则。为了“入常”,四国采取了一系列同国际民主化相悖的手段,如越过《联合国宪章》规定的重大问题须经地区小组磋商和认同,代之以所谓的大会“秘密选举”,进行暗箱操作和隐形控制;用规定时限和强行表决取代耐心协商、待时机成熟后再行表决的民主程序;自行圈定候选国名单,既无视广大成员国的意愿,又造成成员国之间的猜疑和不团结,等等。第五,冲击协商一致原则。四国无视安南屡次提出的不扩大否决权的协议,再三挑战这一底线,造成成员国之间的不合。
现在,“四国联盟”寄望于与非盟达成妥协。目前来看,有三种可能:第一种,阿尔及利亚、埃及、肯尼亚等国放弃“非盟提出的否决权不能更改”的主张,支持尼日利亚等国“否决权可以灵活考虑”的立场,与“四国联盟”达成妥协,共同成为“四国联盟”决议草案的提案国。这种可能性不大。第二种,非盟放弃自己的决议草案,由成员国自行决定立场。这样,“四国联盟”可以揽到一些票数,能否凑满128票尚难断言。第三种,非盟坚持自身立场,“四国联盟”功败垂成。但无论出现哪种情况,“现五常”的立场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吴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