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开发区全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与先进开发区在思想观念、发展水平、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还存在哪些差距,如何在全市进一步发挥骨干带动作用,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经济社会的新
跨越……面对新一轮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青岛开发区认识到,要进一步发挥青岛的龙头带动作用,开发区承担着重要的职责,要坚持高标准定位,跳出青岛看新区,建设全国最好的开发区。
为此,青岛开发区把天津、广州等先进开发区作为标杆,力争到2007年,综合经济实力跨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前3位。同时,实现综合竞争力更强、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更优美、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体制机制更新的目标。
一
提出建设全国最好开发区的奋斗目标,青岛开发区有着科学的依据和雄厚的基础。与各先进开发区相比,虽然天津、广州等开发区起步早、发展基础好,苏州、昆山等园区毗邻上海,位于长三角经济圈内,可以直接接受上海的辐射带动,但青岛开发区也有自己的发展优势,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里拥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港口,顺利扩区为下一步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同时开发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同三线、滨海公路、疏港专用通道等相继建成通车,南济青高速、海湾大桥已开工建设,海底隧道明年有望动工兴建,这将彻底解决青黄间的交通问题。特别是随着市委、市政府“挺进西海岸”战略的深入实施,大炼油、造船、汽车、特种钢等一批事关开发区发展前途命运的重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些项目的建设将使开发区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大大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关键看项目。天津、广州等开发区的项目规模大、质量高、科技含量高,世界500强项目多。与它们相比,青岛开发区的项目建设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此,青岛开发区提出,将按照“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的思路,进一步培育壮大“六大产业集群”,年内确保各产业集群龙头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同时抓好配套项目建设,力争2至3年内基本建成“六大产业集群”的主体框架。突出“大、高、强”项目的招商,用一年多的时间突破一批具有产业拉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在招商领域方面,突出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项目的招商,突出对欧美投资项目的招商,3年内利用欧美投资占全区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在产业方面,突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重点引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国家级研发中心和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的研发机构,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建设西海岸高新技术产业高地。从2005年起,开发区财政将连续五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针对民营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开发区提出要把民营企业同外资企业一样重视、一样关心、一样支持,放活参与主体,放开准入领域,每年争取引进投资过亿元的民营企业三至五家。
二
建全国最好的开发区,需要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优美的城市环境。在这方面,青岛开发区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下一步,开发区将大力发展富民经济,全面落实城乡统筹就业政策,加大培训力度,确保每个有培训需求的农村劳动力都能得到免费培训,同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红石崖办事处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积极建设节约型社会,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切实抓好循环经济和集约经营。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全力推进“十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两至三年内基本搭起现代化新城区的主体框架。同时,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将开发区建设成一个经济结构好、自然环境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
三
建设全国最好的开发区,需要一支素质硬、业务精的干部队伍,需要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创新。天津、广州等先进开发区在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始终走在前列。通过学习先进,青岛开发区在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进一步理清了思路。
在队伍建设方面,坚持实践标准和群众标准,进一步增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年内全部完成工委管委领导班子确定的73件要办的实事,同时探索建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使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按照“创建高绩效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的目标要求,努力建设“五型机关”,年内创建一批市级先进处室。在体制机制方面,年内重点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雇员制改革,创新“一条龙”服务机制,推进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王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