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每年究竟有多少复读生,尽管没有哪个部门具体统计这个数字,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数字并没有减少,而在逐年增加。”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岛城一重点高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对记者说。这个现象让许多人不解———高校年年在扩招,民办高校像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都可以吸纳大量的高
中毕业学生,高考理应变得越来越容易才是,为何复读生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通过对我市市区及郊区市多所高中和一些复读学校进行采访,记者了解到,由复读原因来看,我市复读生基本可分为三种类型:往年高考中“马失前蹄”型、复读考取无望型和昨天本报报道的考了高分却未能被理想学校录取,为了上名牌高校而复读的“考高”型。其中,第一种类型的最能让人理解,从某种程度上讲,高考是“一锤子买卖”,考好考坏却又事关重大,万一考试当天出现重大变故,对考生临场发挥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在此情况下,苦读寒窗十余载的学子们是应该再给自己争取一次机会的。但第二种“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情况就让人难以理解了:浪费一年时间和大量金钱不说,巨大的痛苦和负罪感更让人难以忍受。
“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再复读几年也考不好。”昨天,与记者谈起复读的原因时,一名即将在郊区某重点高中复读的市区复读生淡淡地对记者说,“你以为我愿意,但我有什么办法啊?”说着说着,这个19岁的女孩忍不住哭了出来。原来,这个女孩之所以选择复读,都是被父母逼的。今年高考中,只考了400多分的她连个像样的专科都上不了,但她已拼尽了全力,无论她怎么向父母解释,父母还是强令她必须再复读一年。“这已是我第二年复读了,我实在受够了!”说到最后,女孩已是泣不成声。而据记者调查,复读生中有许多类似情况,许多学生由于自身能力问题,即便复读一年,能考上大学的可能性也非常小,但或为父母所迫或自己主动加压,他们依然在复读的道路上艰难前行。记者
张贝 冷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