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25日电(记者 陆文军)“偶稀饭”、“顶”、“弓虽”、“FB”……,乍一看到这些词,肯定有点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但如果翻译出来:“偶稀饭”就是“我喜欢”,“顶”就表示“支持”,“弓虽”就是赞赏对方“强”,“FB”的意思就是要出去聚餐(“腐败”拼音缩写,引申为吃饭聚聚的意思)……
说不定让人更糊涂,这叫什么话啊?但这就是现在许多青少年热捧的新兴网络语言,这几个词还入选了2004年“网络十大流行用语”。
最近在上海举行的一次主题为“网络群体情况介绍及管理”的研讨会上,专家认为,网络语言是反映青少年独特的生存方式和话语系统的一面镜子,但网络语言的过分盛行甚至泛滥,将对现行的语言文化体系形成一定的冲击。
初步研究发现,目前网络语言基本包括四类:语音谐音类,比如“9494”代表“就是就是”,“7456”表示“气死我了”,“酱紫”表示“这样子”;符号象形类,比如“@_@”在网上就代表一个戴眼镜的人;英汉缩略类,比如“cu”表示“see you”;诙谐指代类,如“保重”在网上的意思就是“保持体重”,“公司总裁”其实是公司“总在裁员”的意思……随着新的网络语言不断被发明、流行,很多新形式其实非常难以归类,譬如“郁闷ing”就代表正在郁闷中,“KMP”又表示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青少年喜欢的快餐厅……
近年来,大量关于网络语言成为青少年日常用语,甚至被写进作文的报道屡见报端,高考作文中也出现了网络语言掺杂、网络小说方式叙述的问题,让改卷老师比较为难。网络语言走出网络正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对于网络语言渗透入青少年日常语言习惯的问题,多数专家认为网络语言有一定的便捷性和趣味性,但不该混杂入书面语,学校教育也应遵循规范语言的原则。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栾印华表示,语言是社会现象,适用领域范围有基本要求。网络语言是新现象,其存在有土壤、有环境,但不宜进入教科书和正式媒体。他表示,上海已颁布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对这个问题已有具体规定。
社会语言学专家余志鸿教授说,语言内部是有分工的,比如一个国家的文学语言就代表了这个国家的文化水准,应作为规范语言的标准。网络语言是信息高速路上高效的语言信息,但不能代替有声语言,也不能用作文学形式的艺术作品。他还强烈呼吁,媒体不要盲目宣传“语言本来就没有规范”和“只要存在的语言就是合理的”这两种观念,这样做本身就是对规范语言的一种冲击。
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学者李明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健康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存在多个言语社区,网络群体拥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很正常,就像男性语言也可能与女性有差异一样。但网络语言也有自己的范围和区域,这种语言生存和工作如果超越了网络的范围,势力就很微弱。
目前,已有一些地方对网络语言过度流行问题采取了具体措施,如南京语委已明令禁止中小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广州教育部门已经立项就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正负面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完)
责任编辑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