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05年,我市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粮食丰收,农民负担减轻,收入增加,成为郊区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 据数据统计分析,上半年,郊区五市完成地方生产总值634.6亿元,增长20.5%。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亿元,
增长3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2.7亿元,增长64.3%。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960元,增长13%。 农业生产形势喜人,重点工作进展顺利。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解决“三农”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一个重大课题。我市为此在年初确定了16项重点工作,加快农业发展。如今时间过半,任务也过半。值得一提的是,“十大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其中的八个体系已通过专家论证;100万亩优质高效粮食示范区建设进入大规模实施阶段,先后投资8684万元,重点加强农田水利、林网道路建设和良种良法配套、科技培训等。今年,100万亩示范区夏粮总产达到43.3万吨,亩产433.3公斤,高于全市平均产量35.3公斤,增幅8.9%。同时,全市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10家和19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上半年,新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6个,总数达267个,完成年计划的89%,我市也被列为全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试点市。此外,山东国际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建设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招商招展已全面展开,今年将依托中心举办2005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郊区工业加快发展,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上半年,郊区五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51.5元、销售收入686.7亿元、利税2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4%、53.2%和56.3%。
在工业崛起进程中,我市注重突出抓好各类工业园区的规划整合,建设现代工业集聚区,海尔胶南工业园上半年完成投资8亿元;平度市“三大工业板块”完成投资2.6亿元,实现工业产值66.5亿元,占平度市总额的58.7%。
同时,民营经济乘借政策扶持的“东风”快速发展。1-6月份,郊区五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70亿元、税收15亿元,分别增长23%和30%。仅即墨市上半年就新增民营企业455家,总数达到5625家;新增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民营企业10家,总数达到105家,“即发”、“金王”被商务部确定为2005--2006年度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本报记者梁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