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勇:请问,您还
是第一高楼吗?地王大厦:啊?哦——(资料图)
舒勇:请问,您还是第一高楼吗?
地王大厦:啊?哦——
曾经以“两天半一层楼”创下了新“深圳速度”的地王大厦一度是深圳人的骄傲,在舒勇与城市的对话里,地王大厦这种支支吾吾的态度显然令很多深圳人不太满意。在深圳热线上,网友最直接的回应是,“深圳不需要最高的楼,那不环保不安全”,在更冷静的网友看来,舒勇的问题延展开去,应该是深圳还能保持当年的“深圳速度”吗?深圳该如何发展?
深圳速度:从国贸到地王
地王大厦,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产物,“80年代看国贸,90年代看地王”,深圳人曾有过这样的说法。上世纪80年代,国贸大厦创下了“三天一层楼”的记录,在当时的建筑史上绝无仅有,国贸也成为特区精神和深圳奇迹的载体。1992年小平南巡以后,深圳掀起了第二次建设高潮。就在这一年,蔡屋围的“地王”成为建国后我国第一块面向国际公开招标拍卖的土地,1993年这块1.8万平方米的土地被香港祈福投资有限公司以12.7亿港元购买,并于1993年4月开工,历时三年,耗资40亿港元,完成了这个总计69层、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高384米的建筑。
建设中的地王大厦以“两天半一层楼”创下新“深圳速度”的记录,据深圳市规划局有关人士介绍,地王大厦最令人称道的是其建筑的流程管理、质量控制,是中国当时超高层钢结构工程的代表作,其智能化程度在今天都称得上先进。著名城市研究专家、厦门大学文学院教授易中天在他的《读城记》中写道:“在建造地王大厦的两年多时间里,人们没有听到过喧嚣和噪音,没有看见过肮脏和杂乱。它四周的马路在凌晨时分总是被冲洗得洁净如初。人们说,这就是深圳,只有深圳才有这样的效率,也只有深圳才有这种文明。”对于舒勇的询问,不事张扬的香港开发商不愿意发表评论,在该公司网站里,记者也没有看到突出地王高度的字眼。
不仅创下了新速度,1996年竣工的地王大厦还成为当时亚洲的最高楼,这座耸立在深南大道旁、绿色玻璃幕墙、颇具现代感的大厦,也立即成为深圳的新地标,从上世纪90年代起,直到今天,在各类风光图片中,地王大厦都是深圳不可或缺的符号。上世纪90年代深圳历史,几乎就是罗湖的历史,矗立在罗湖最繁华地段的地王大厦也见证了深圳的辉煌岁月。
地王大厦:全国首次对境外招标
深圳资深民间评论人士半求认为,地王大厦和其他城市的建筑一样,是那个时代建筑水平的象征,是一段历史沉淀的载体,地王大厦的功能是建筑结构上的创新和深圳国际形象的确立。
半求说,香港地产在深圳发展要追溯到地王大厦。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王大厦的建设也是深港地产合作的发端。如今在地王大厦的对面,又诞生了一座由香港华润集团投资建设的华润万象城,共同支撑起罗湖”金三角商圈“,不久前香港地铁公司正式入主深圳地铁四号线、深港联手建设大铲湾港区。自CEPA以来,深港合作不时爆出实质性的利好消息。在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的一次文化沙龙中,美国人类学博士欧阳琦认为,地王大厦和国贸大厦的不同在于其市场运作机制的差异,地王大厦的地段是我国首次对境外招标拍卖,由美籍华人设计,投资和承建方都是香港公司,主要是私人和外企公司在楼宇里办公,在改革开放的线路上,地王实现了体制上的突破。
梦想刚成真,压力已随之而来
然而,当初令深圳人骄傲的体制突破正成为如今深圳人的困惑,深圳地产评论员瑞桥感慨说,深圳是一个让人觉得离梦想很近的地方,从国贸到地王、从地王到CBD……深圳的梦想通过一个个标志性的建筑符号而变成现实,但人们还几乎来不及享受梦想成真的快感,竞争的压力已随之而来,这个刚刚25岁的城市已经老了吗?
“您还是第一高楼”吗,面对舒勇的提问,有人认为这必须回答,但实质上更广泛意义的关于深圳如何发展、如何突破的思考,从官方到民间从来没有停止过,今年以来新一届市委已经给出了初步答案“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创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但是速度深圳仍然不能丢,深圳正面临新的出发。
市民点评
要求十年前建的楼还是最高的楼,这太不现实了吧,地王大厦还是现在深圳很不错的写字楼,据说也是最贵的。——胡涌
以前每次有朋友来,我一般都会带他去地王看对面的香港,但是现在不用了,现在可以直接去香港了。——何鸿飞
我几乎天天从地王大厦地下过马路去对面,这个地下通道绝对是现在中国最好的,感觉很舒服,这才像人走的地道。——李苏
地王大厦
位于深南东路、解放路、宝安南路交会的三角地带,是深圳最高楼宇与标志性建筑,也是深港交界最高观光点之一。
地王大厦信兴广场由商业大楼、商务公寓和购物中心三部分组成。69层商业大楼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世纪西方的教堂和中国古代文化中通、透、瘦的神髓,它的宽与高之比例为1:9,创造了世界超高层建筑最扁最瘦记录。
结束语 谨记过去辉煌 清醒面对未来
舒勇以“一艺术家与深圳的对话”系列公益广告对深圳发出九问,时至今日广告牌虽已撤下,但舒勇对深圳9大标志性建筑物的发问所引发的思考仍在延续,本报也执着地对这9大建筑的前世今生进行了一次溯源之旅。
诚如我们开篇所言,建筑物本身并不是我们最关注的,我们更关注的是每一个建筑物本身所深含的“深圳精神”之所在,之所系,之所生,之所存……
其实,在舒勇叩问之前,深圳已经穿越迷茫重雾,清醒地认识到——深圳之特不在于特殊政策和优惠,而是“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相信,舒勇的这次叩问,是必要的,它能让我们谨记过去辉煌,也能更清醒面对未来,尤其在深圳特区建立25周年之际,这种叩问更显重要!(统筹:本报记者普德法
采写:本报记者樊卿 普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