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市林业部门获悉,为改善青岛地区的湿地生态环境,遏制湿地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未来10年,我市计划建设7处湿地保护与恢复区,总面积61090公顷。
据了解,青岛市沿海总海岸线长达730公里,海上岛屿70座,近海滩涂面积37500公顷。内陆有季
节性大小河流224条、水库30余座,适宜水鸟栖息的大型水域、湿地滩涂和海上岛屿众多。据1996年初步统计,青岛区域内符合国际湿地规定的湿地类型有5类16型,总面积177760公顷,占青岛市国土面积的16%。此次市有关部门制订的未来10年7处湿地保护与恢复区计划,涉及湿地总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近6%,将重点建设大沽河河口和胶州湾湿地自然保护区、海青湾湿地水鸟自然保护区、灵山湾湿地水鸟自然保护区等3处沿海湿地;实施大天鹅拯救工程,建立青岛淄阳水库、尹府水库等3处内陆大中型湖泊型湿地保护区。
据介绍,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意义重大,将逐步提高对湿地的保护、管理、科研和监测水平,保护和管理湿地生物多样性,控制污染,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特性和基本功能,使天然湿地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通过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管理,对退化湿地的全面恢复和治理,使丧失的湿地面积得到较大恢复,使湿地生态系统进入良性状态。同时,通过湿地资源监测、宣教培训、科学研究、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全面提高湿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报记者钱卓本报通讯员王剑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