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学军 摄) |
翻开历年来青岛经济发展的
台账,一个新的亮点在经济增速一栏中跃然而出:今年上半年,青岛经济发展在外部环境并不如以往宽松的条件下,创造出了17%%这个11年来的最高增速,比上半年全国经济平均增速高7.5个百分点。这个17%%的11年新高预示着,青岛加快发展的潜力正在迸发,龙头带动作用的能量正在释放
工业是拉动增长的主要力量
市统计局刚刚发布的有关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198.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增幅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31亿元,同比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695.59亿元,同比增长20.0%;第三产业增加值428.57亿元,同比增长15%。
青岛上半年一、二、三产业发展情况表明,第二产业总量最多,发展最快,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最大。工业经济是第二产业的主力军,增加值占第二产业90%以上的比重。青岛工业上半年的强劲增长表明,工业经济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在一批大项目建成投产的推动下,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4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3%,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继续提高,已达到50%以上。工业的强劲发展主要得益于三个因素:一是一批新的工业项目建成投产。随着海尔胶南工业园、浦项不锈钢、乐金浪潮数字通信和太平货柜等一批工业新项目投达产,直接提高了工业的生产能力。二是四大工业基地、六大产业集群成长壮大。上半年,青岛四大工业基地实现增加值234.29亿元,同比增长24.3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43.4%。六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192.83亿元,同比增长26.35%。三是五市一区(城阳)完成工业增加值303.81亿元,同比增长44.6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6.2%,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主力军。同时,上半年工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重工业比重首次超过轻工业,轻重工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49.7:50.3。
农业服务业为增长铺平道路
作为第一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据市统计局介绍,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支农力度,全年财政将投入6154万元用于种粮“直补”,标准由去年亩均14元提高到16元;同时从今年夏征期开始,全面停征农业税。截至6月末,金融机构短期贷款中用于农业的贷款91.68亿元,比年初增加9.18亿元。这些做法,使上半年的青岛农业经济充分发挥了基础作用,实现了粮食增产和农业增效。
今年,我市小麦播种面积达到384.61万亩,比去年增长21.7%;亩产399公斤,比去年减少3.2%;但由于面积增加,总产量达到153.55万吨,比去年增长18.0%,是1998年以来的第二个高产年。畜牧业稳定发展。上半年,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42.99万吨,同比增长2.7%;蛋类总产量17.62万吨,同比增长0.8%;奶类总产量23.49万吨,同比增长15.1%。渔业生产结构调整优化。上半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为58.64万吨,同比减少2.4%,但渔业增加值仍保持了增长态势。
从经济运行情况看,作为第三产业的现代服务业,今年以来紧随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完成增加值428.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同比加快3.5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由去年同期的下降5%转为增长18%;其他服务业增长14.4%,比去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青岛会展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上半年,会展中心共举办会展24场,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以上。
港口旅游海洋特色经济提速
港口、旅游、海洋是我市三大特色经济。今年上半年,三大特色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其中港口经济自“三国四方”合资经营前湾集装箱码头以来,青岛港集装箱运输新增4条欧洲线和美洲线远洋干线,集装箱航线已达14条,极大地提高了青岛港在中国北方港口中的竞争力,奠定了青岛港区域性枢纽大港的雏形。上半年,港口吞吐量917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3.3%;集装箱吞吐量30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4.33%,进入自2003年9月份以来又一个高速增长期。
旅游经济又有新突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012.44万人次,旅游收入87.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0%。其中“五一”黄金周,国内来青旅游人数达138.15万人次,同比增长10.21%;国内旅游收入实现13.77亿元,同比增长16.93%。
在海洋药物进一步研究开发、海产品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和海洋资源进一步开发的带动下,青岛海洋经济发展日益加快,已经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出口大增凸显外向型经济威力
在全市经济中,外贸出口占相当大的比重。上半年青岛出口大增情况显示,青岛外贸出口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外贸增长方式有了明显转变。
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不含中央、省公司)140.6亿美元,其中出口82.1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5%。
出口结构优化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明显标志是,一般贸易出口、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私营企业出口增长迅速。上半年,全市一般贸易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45.8%,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1.3个百分点,高于加工贸易出口增幅17.5个百分点。从大类商品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分别增长41.8%和39.1%,均高于全市平均增幅。从经营主体看,私营企业上半年实现出口11.95亿美元,同比增长94.4%,高于全市平均增幅59.9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2.6%提高到14.5%。
三方面反映经济运行质量提高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把市统计局发布的这三个方面的数据连在一起,得出的答案就是,青岛经济运行质量提高。
今年上半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5.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3%。其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同比分别增长24.3%、34.8%、25%和6.7%。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7.1%,比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1.05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行政事业费类增长21.7%,社会保障性支出增长29.3%,农业支出增长20.5%。
上半年,全市工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93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8%;实现利税总额110.4亿元,同比增长21.0%;实现利润总额52.6亿元,同比增长23.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58.7,同比提高13.5个百分点。
受职工增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和财产性收入、个体经营净收入增加的多重拉动,城市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上半年,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618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7%,增速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在提高种粮“直补”标准和免征农业税等惠农政策促进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人均2960元,同比增长13.0%。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0.6%,家庭经营收入增长15.3%,农业收入增长13.2%。
运行环境改善为增长提供保障
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今年上半年,青岛宏观景气指数平稳提升,以及金融规模适度放大、市场物价保持稳定、房地产价格上涨过猛初步得到扼制、就业形势好转、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的状况表明,青岛经济运行环境正在不断改善,而这,正是经济增长的有力保障。
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运行看法和信心的两大指数显示,今年上半年,青岛企业景气指数为147.05,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2.17,均处于较高运行区间。
截止到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165.3亿元,比年初新增贷款251.8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比去年同期扩大74.03亿元(可比口径)。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9%。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2.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从八大类消费看,衣着、居住、食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分别上涨8.6%、5.9%、2.1%和0.8%。
在前几年上涨迅猛的惯性作用下,青岛上半年房地产价格继续攀升,但从走势看,急剧上涨的势头已得到一定程度扼制。上半年,房屋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平均上涨12.1%,增长速度同比回落两个百分点,比去年底回落3.1个百分点。
到今年6月底,全市实现城乡就业15万人,继续保持就业人数大于新增失业人数、登记失业率逐步下降的良好态势。截至6月末,全市实有登记失业人员5.6万人,登记失业率为2.86%,比去年同期降低0.75个百分点。
至6月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4万人,比年初增加6.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53万人,比年初增加4.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99万人,领取失业保险基金的人数为5.2万人。6月末,全市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有1.68万户、3.83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3.07万户、5.63万人。上半年,累计支付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基金2822.6万元,累计支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基金1265.9万元。
经济增长驱动力进一步增强
在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除了出口,投资、消费是青岛经济实现17%增长的另外两大动力,再加上青岛发挥开放优势,加快招商引资,促使青岛经济增长驱动力进一步增强。
今年上半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8.2%,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2.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投资590.8亿元,同比增长59.8%。随着一批重量级项目如海湾大桥北桥位、北汽福田等项目步入施工阶段,上半年,全市亿元以上项目个数超过去年全年,投资活力逐步显现。这些投资不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结构也日趋优化,为青岛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性增长动力。
随着收入提高,今年以来,青岛居民消费能力开始提升,促使城乡市场日益繁荣活跃。上半年,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95.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8%,增速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市场315.3亿元,增长18.3%;农村市场80亿元,增长11.5%。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67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增幅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606元,同比增长13.7%。
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吸引内资步伐加快。上半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0.2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6%;批准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大项目78个。上半年,全市实际利用内资已完成全年计划的60.4%,共引进青岛市以外企业投资项目873个,合同资金552亿元,实际到位内资145亿元。其中引进过1亿元大项目105个,合同资金351.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1.8亿元,分别占全部内资的12.0%、63.6%和35.7%。
三大经济运行问题要密切关注
今年上半年,青岛经济发展实现了11年来的新突破,下半年要实现新的跨越,必须密切关注、积极研究和应对有可能影响经济运行的三大问题:一是原油、铁矿石等基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将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影响企业效益;二是国际贸易摩擦增多,出口退税欠税将影响外贸出口和吸引外资;三是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基本抵消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等。(本报记者
刘芳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