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着历史重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在我市全面实施,为提高保障水平,各区市不断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新农合,让30元效益最大化 重新步入历史舞台的农村合作医疗被赋予了重大的责任:为农民提供医疗保障,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n
bsp; 肩负着这样的使命,从2003年1月1日起,“新农合”开始在我市的崂山区、即墨市、胶南市、城阳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次第“绽放”。到2004年9月1日,全市农村地区全部实施了“新农合”。截至目前,今年我市有389.14万人参加合作医疗,上半年已有71.51万人次获得了总计6563.29万元的医药费报销,报销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就有439人。 这是一项泽被众生的工程,但也是刚刚开始,要使其持久、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需要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需要其自身运作机制的不断完善。记者日前在有关部门和区市采访了解到,为了让政府、集体、个人共同筹集的每人30元(崂山、城阳、黄岛已分别提高到80元、60元、50元)的合作医疗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让农民更多地受益,在每一个运作周期(通常为一年)结束后,各区市都会结合运作情况对合作医疗实施办法进行调整,如降低起付线、提高封顶线、扩大病种、简化就医和报销程序等等。
“新农合”在逐渐“长大”,为农民提供的保障将更加有力。
扩大用药目录
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他们组织专家对“新农合”的基本用药目录进行了增补,在原有的1000余种药品基础上,又新增了200多种,主要是恶性肿瘤、白血病等大病用药。
据介绍,“新农合”在我市实施之初,各地曾考虑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用药目录,但很快发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用药目录中没有儿科用药。另外,相对于“新农合”,城镇的用药目录范围过大,很多新药、特药基层医院根本没有。为此,2004年初,市卫生局发布了青岛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
但又一个运作周期过去之后,今年初,各区市提出,由于“新农合”实施办法调整中将大病门诊纳入了报销范围,所以很多大病用药急需纳入用药目录,以方便患病农民就近看病。因此,市卫生局近期组织专家对“新农合”用药目录进行了第一次增补,解决了患大病农民的买药难题。
扩大报销范围
2004年底,“新农合”在我市运作一段时间后,各区市均出现一个问题:由于刚刚开始实施,方案制定过于保守,普遍存在沉淀资金过大(约40%)的问题,影响了农民的受益率。
为此,各区市在调整“新农合”方案时,都把扩大报销范围作为重要内容,具体包括:扩大报销病种、降低起付线等。
例如,在我市最早实施“新农合”的崂山区从2004年起把住院医药费报销起付线降为一级医院100元(比上年降低200元),二级医院600元(比上年降低400元);补偿比例比上年提高了10%-15%;每人每年住院医药费补偿封顶线由上年的1.75万元提高到3.5万元;增加了可以门诊报销的10种大病。同时,将预防保健服务纳入合作医疗的报销范畴,大大提高了参保农民的受益率。2005年,他们又把门诊报销的大病病种增加到20种。
2004年下半年和今年,即墨、胶南、城阳、胶州、黄岛在“新农合”运作一周期结束后,也先后对合作医疗实施办法进行了调整,如将住院医药费报销起付线下调,将封顶线上调,增设大病门诊,等等。
简化就诊和报销程序
在“新农合”实施之初,多数区市规定,参合农民就医首先要到最底层的定点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就医,因病情需要转往上级医院诊治的,要经过合作医疗办公室同意方可转院。这一规定虽然便于工作上的管理,但给农民就医造成不便。因此,在后来的方案调整中,这项规定开始逐步松动甚至取消。例如,胶州市已提出,从今年起,参合农民可任意选择该市范围内的定点医院就医看病,不需办理任何转诊手续。
另外,及时、简单的报销手续也是为参合农民提供便利的重要环节。例如,崂山区在6家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实行了住院病人联网结算,从今年6月1日起,崂山区农民在这些医院住院,出院时可在医院直接进行补偿结算,不必再为报销医疗费多跑一趟腿儿。胶州市今年起实现了现场网上结报,参合农民到该市范围内任何一所定点医院住院都可实行现场结报,在结清住院费用的同时即可领到按规定应得到的报销费用。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了“新农合”目前面临的无法回避的突出问题,即保障水平偏低。据粗略估计,参合农民平均每100元医疗消费,在合作医疗中能报销的只有30元左右,这样的比例较解决农民医疗保障的期待显然偏低。
对此,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说:要有高的保障水平,必须提高筹资金额。但由于“新农合”刚刚开始不久,如果把筹资额定得过高,各级政府和个人都会难以承受。所以,我市多数区市“新农合”的筹资额目前还是每人每年30元。目前我们努力做的,就是让这30元发挥最大的作用,给农民带来尽可能多的实惠。当然,随着“新农合”的稳步推进,逐步提高筹资金额、提高保障水平是必然趋势,我市的崂山、城阳、黄岛三区在这方面已经先行一步。本报记者王丽艳